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141

第141章 “普陀山”名称的由来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共计有几十座山峰,最高峰为菩萨顶,海拔291.3米,原名梅岭山、洛伽山。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岛上的宝陀观音寺被敕赐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遂改称该山为普陀山。“普陀”系梵文,译成汉语意思是“美丽的小白莲花”,因此,也有人把普陀山称为白华山。因为历代帝王大多建都北方,称南面的东海为“南海”,所以,官方文献上一般称之为“南海普陀山”。

在民间,流传着有关普陀山名称由来的一个传说。据说,日本高僧慧锷将观音铜像供奉在“不肯去观音院”后不久,便率众乘船离去。当船驶离海岸之时,海面上出现了无数朵白莲,他便用梵文高颂“普陀普陀”,岸上送行之人见此情景,也随之高声附和。待白莲消失,船也驶远,岸上送行之人认为是观音显圣赐名,遂以“普陀”为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