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119

第119章 大气层中氧气的由来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阳光和水之外,还需要空气。假如人们呼吸的空气中缺乏氧气,而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成分过多,人就会中毒,威胁人的生命安全。那么,大气层中的氧气是怎么产生的?氧气是不是会被耗尽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氧气在大气层中所占的比例——约21%,这些氧气仅仅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的地球上的氧的一部分。地球上,众多的有机物存在于地下,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以有机物形式存在的氧含量并不比大气中氧的含量少。而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被海水覆盖着,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海水的水分子分解,产生大量氧气。有人认为,地球诞生时,大气层中拥有比较充足的氧气,由于地球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导致大量氧气由地下涌出,而氧气与大气层中的氢化合成水,水又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产生氧气,这样的循环过程保证了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还有一点更为重要,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初,人们一直认为,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土壤。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在实验中发现,植物可以使空气变得新鲜。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能使叶绿体释放氧气。现在人们已经很清楚,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生物提供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并能使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人类文明的发展,使得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能有一个健康、安全、清新的生存环境,我们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这不仅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生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