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抗战之殇
3349300000051

第51章 战前之战

南京。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黄文安只要闭上眼睛,沈媛媛的脸就会浮现在脑海,不知道这种状态要持续多久。

他接到了戴老板的命令,新的任务会让他暂时忘掉那些伤心的事情。

作为一名特派员,他接触到的无疑是最高的机密,而他所参加的计划将会是军事委员会对于日军最快速的行动。

早在8月5日,南京******官邸,******、汪精卫、何应钦等人正在会议室里举行了一次自卢沟桥事变以来最为绝密的一次军事会议,军事秘书处黄浚负责此次会议的会议纪要。

会议决定,为了全面迎击来犯之日军,****各部应以“以快制快、先机制胜”为军事战略,实施下列之目标。

一、趁日军主力集中于华北,于8月上旬集中优势兵力率先歼灭在上海的日本海军舰艇及海军陆战队,将战事引向东南淞沪一带。

二、为确保此一目标的实现,由海军在最狭窄的江阴要塞江面,对长江立即实行封锁。一方面防止日本海军溯江而上攻击首都南京,另一方面使上海日本舰艇孤立无援,同时,中国海军还可乘机狙击长江中上游的日本舰艇、商船。

******又签署了一道绝密的命令:加强江阴要塞岸上炮火力,破坏江阴一带长江水面的航路标志,在江面通道立即布置沉船,使之堵塞,并布设密集水雷,相关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最高统帅部决定:封锁江阴要塞。

戴笠将这份绝密的命令转达给了特派员黄文安,上海站的军统负责协助工作。

戴笠的决定无疑是明智的,他不排除在上海的军统被日本特工严密监视的可能,为了以防万一,他决定派特派员去执行这项命令,除了国民党的最高决策层,知道这件事的只有特派员黄文安一个人。

黄文安很清楚这项命令的重要性,接到命令的时候就立即展开了行动,他以单线联络的方式通知了江阴要塞的防守部队,转达了最高统帅的命令,又秘密命令军统特工人员开始组织沉船,军方在接到命令的时候也开始在江阴要塞布置水雷,一切工作都进行的有条不紊,万无一失。

但是,戴笠低估了日本人的情报网,低估了日本特工近几年在上海的间谍活动。

戴笠失算了。

8月6日、7日,重庆、宜昌、武汉、九江、南京等各港口的日本军舰、商船在得知消息后均全部开足马力驶往长江下游,冲过江阴要塞,各港口城市的日本侨民也突然停止一切工作随船逃离。

日本人得知情报的速度很快,行动的速度更快。

8月8日,军方收到封锁长江江阴要塞计划的战报:国民党海军仅扣留了两艘日本小商船长阳号、大贞号,这次计划失败了。

******按照时间顺序将戴笠提交上来的报告来来回回看了三遍,也思考了三遍,除了震惊以外,他还有点愤怒,他很清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他不仅要把握宏观上的战局,而且要把握细节,比如说,具体到那次军事会议每个人的表情,每个人当是都在做什么,他从头到尾将这件事情又想了一遍,难道是内部有日军的间谍?以后的仗还怎么打?一连串的问号困扰着******。

这件事情如果不解决的话,会对整个战略产生影响,******令戴笠负责彻查此案,中央暂时不会公开任何决议,大战在即,务必一击必中。

戴笠经过调查,将调查报告递交至******。

为了保密,特派员接到任务后即刻行动,特派员只负责在最短的时间执行并完成任务,他并不知道军方实施堵塞的具体时间计划,但是日本人对于时间和地点掌握的分毫不差,因此,问题应该在最高统帅部。

既然找到了问题,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解决问题,若要找到这个人,要动用最高的权力,当然,******也给了戴笠这个特权。

既要抓住蛇又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打其七寸,一击必杀,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次日,军统总部洪公祠公馆,公馆主楼是一栋独立老式花园洋房,整个公馆占地60多亩,有两个大厅和一百多个房间。

国民党特工部的三个巨头很早就来到了这里,共同商讨破案方案,戴笠在得到******的授权后,召开此次的会议,他想告诉中统和宪兵,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的势力都不可小觑,他们每一个人都指挥着完全独立的特工系统,这三个人的手里的情报,不仅全面,而且可靠。

戴笠,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谷正伦,国民党宪兵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徐恩曾,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长。

戴笠戎装束带,浓密的镰刀眉看起来威风凛凛,他不仅好强,而且还知道谁才是今天的主角。

徐恩曾首先开口道:“此人应该就在校长身边,封锁江阴计划是最高军委员制定的,汪精卫、何应钦等在场,由黄浚做的记录,当时就这么几个人。”徐恩曾似乎是话里有话。

徐恩曾的记忆力不错,以中统掌握的情报,他完全可以直接说出那个怀疑的人,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在等戴笠。

谷正伦接着说道:“我们的疑点首先放在军事委员会成员上,泄密的时间早于我们行动的时间,只能是间谍得到情报后,便马上送出到日军手里,这么快的速度可以排除下级泄密的可能。”

戴笠认为他们两人说的话在情报的角度看,基本上都是废话,他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道:“我认为汪精卫不会把消息泄露给日本人。其一,虽然他与委座有一些矛盾,但汪的中央政治委员主席的身份决定他这样做没有一点好处;其二,汪精卫这样做对他来说是一条死路。”戴笠说出来的话很直接,他好像什么都喜欢掌控,包括掌控这次会议,他首先排除了汪精卫的可能性,他不想嫁祸汪精卫,他只想就事论事,他也希望另外两个人也能就事论事。

“何应钦呢?”谷正伦问道。

“不可能。”戴笠想也没想就回答道,戴笠很自信,他以自己掌握的情报否定了这一点。

三个人都亮出了自己的牌,都给出了自己所知道的情报,此刻这三位巨头心中也应该有数了,他们都明白了委员长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

“参与军委会制定计划的人还剩下一个了,黄浚。”

徐恩曾和谷正伦都看着戴笠。

戴笠当然明白这两个人的意思,******只给了他这项特权,而现在戴笠到了使用这项特权的时候。

戴笠说道:“我马上对黄浚展开调查。”他的语气充满了威严。

另外两个人默不作声,既然戴笠可以调查委员长的秘书,那么其他人也可以调查,戴笠将这项特权运用的恰到好处。

特派员黄文安接到命令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这次他要监视的对象是蒋委员长的秘书黄浚,这是一个高级政府官员。

黄浚,字秋岳,福建人,民国初年留学日本期间,回国后在北京军阀政府中任职。北京政府垮台后,到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任职,不久得到了院长汪精卫的信任,任命为行政院机要秘书。他的儿子叫黄晟,曾留学日本,他又通过各种关系,将黄晟安排在外交部工作,外交部本来就是一个敏感的岗位。

黄文安已经在黄浚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留下了五个“眼睛”,并且有六个便衣随时待命。

从接到任务那一刻开始,黄浚的活动一刻都不能离开军统的视线。

今天黄浚坐着自己的专车离开了府邸,黄文安跟了上去,在这个非常时期,黄文安绝对不能忽视黄浚每一次的出行,也许真相就在黄浚平常的生活细节中。

10点45分,黄浚走进了国民政府大楼。

12点13分,黄浚从国民政府大楼里走了出来。

12点55黄浚坐车来到了玄武湖,下车了。

黄文安的神经立即紧绷了起来,在暗处紧紧盯着黄浚的一举一动。

黄浚将车子停在了玄武湖边,远处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黄浚晃晃悠悠的走到了树林里,黄文安赶紧下车,贴着梧桐树继续监视。

一个政府大员肚子在树林里面转悠,黄文安觉得不仅奇怪,而且可疑。

在特工的眼里没有什么事情是奇怪的,看似奇怪的事情是因为不知道其中的动机,黄文安坚信秘密很可能就在这个树林里面。

黄浚背着双手,好像是在欣赏这里优美的景色,还来来回回的踱步,嘴里还横着小曲,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一阵潮湿的微风吹过,带着梧桐树叶的清香,他似乎心思欣赏风景,但却要假装欣赏。

黄浚拿出一个巧克力,他取开糖纸,将巧克力仍进自己的嘴里,黄文安知道他黄浚很喜欢吃巧克力,没想到他居然随身还带着巧克力,他觉得一个大男人喜欢吃巧克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对于很奇怪的事情他通常都是非常的关注,所以他现在仔仔细细地盯着黄浚。

这里也渐渐有了几个游客,聊天嬉戏,在人群中的黄浚伸了一个懒腰,准备走出树林。

黄文安立刻闪到了一边。

黄浚上了车准备回府,但是黄文安没有跟去,他还是在树林里,他在等。

这时有两个游客朝黄浚刚才溜达过的地方走了过来,一个个子较高,一个个子比较矮,个子矮的那个人还带着帽子。

这么热的天,居然还有人戴帽子,黄文安又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那个高个子的人站在了一棵树的旁边,几乎挡住了矮个子,一会儿,两个人又并肩走出了树林。

为什么他们在同一个地方停了下来?为什么那个高个子要挡住那个矮个子?为什么那个矮个子还带着一个帽子?黄文安在脑海中快速的思索,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们一定交换了某种信息的载体,那个矮个子很可能是特工。

黄文安假装游客,来到了刚才的地方,旁边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洞,黄文安打了一个手势,从远处迅速走过来两个黑衣人,黄文安对那两个黑衣人吩咐道:“盯住刚才的那个戴帽子的人,我要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是。”两个黑衣人闪入了树林,黄文安也离开了树林。

他要将今天遇到的情况向戴笠汇报,他知道戴笠此刻一直在等自己的消息。

经调查确认,那个戴帽子的人便是日本间谍。

黄文安准备开始从这个人下手,因为情报已经通过载体到了这个人日本人的手中,黄文安认为一条一条的大鱼将会接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