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急救自助:不可不知的89个家庭急救预案
33461800000064

第64章 孩子高烧不退

孩子发烧,是孩子常患疾病之一。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过发烧的经历,发烧对于孩子来说,或许没什么印象,但对于父母来说,却是一次揪心的体验。让孩子退烧成了父母十分关心的问题。

预防措施

在平时父母应该注意从多方面加强孩子的免疫力,以下几点可以预防孩子高烧:

1.保持孩子的睡眠充足,使机体内免疫力“卫兵”有全面检查的机会,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2.减少屋内密闭的时间,房屋内空气每天要定期交换,使空气中细菌和病毒的数量减少。当晚上睡着后,请关闭空调,否则,直接伤害免疫力“卫兵”。

3.大人避免在室内吸烟,使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

4.家中的感染病人要尽可能避免与孩子接触,以免引发交叉感染。

5.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保护免疫力“卫兵”。

6.添加了色素、甜味剂、稳定剂、保鲜剂的食品均会伤害免疫力“卫兵”,所以孩子要减少或避免食用。

7.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直接提高免疫力。运动以不疲劳为度,一般每天运动20~40分钟。

常见错误处理方式

在处理孩子的发烧问题上,很多父母存在认识误区:

1.认为烧退了,孩子的病就好了。

2.门窗紧闭,衣着过多。门窗紧闭,不利空气流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退热无益。

3.滥用退热药。退热药多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引起白细胞减低、出血、溶血等严重反应,多用无益。

4.退热过快。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孩子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

正确的急救措施

1.正确的处理方式

孩子高烧不退,父母要及时降温,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严重者要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1)宜卧床休息,以减轻机体负担,孩子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散热,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否则,易导致高热不退。

(2)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病人直接吹风,也要避免阳光直射。如室内温度过高,可用冰块或电风扇吹冰以降低室温。

(3)高热可使消化功能减弱,致使孩子食欲不振,可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粥、麦片糊等。应多给孩子补充水分,以利体内毒素排泄,降低体温。

(4)高热达39℃以上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法:用冷水浸湿的小毛巾在前额和枕部作冷湿敷,夏天可用冷水温敷,每3~5分钟更换一次。

(5)高热达40℃以上时,用冰水或50%酒精擦洗肢体。从头颈、臂外侧至手背,再从腋下、臂内侧至手心,下肢也是同样。在两侧颈部、两侧腹股沟处可反复轻轻搓擦,以增加降温作用。注意不要擦胸腹部。

(6)服用退热剂后,在退热过程中孩子常会大汗淋漓,衣被被汗液湿透。因此,可用毛巾放在胸背部,被汗液浸温后再调换一条。如果衣被被湿透,应及时调换,避免受凉,否则,可导致并发肺炎。

(7)注意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每日3~4次。孩子可勤喂开水,既利于退热,又可清洁口腔。如有口唇干裂,可用甘油加等量水,轻轻涂抹。

(8)按医嘱服药,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如有反复哭闹、烦躁不安、呕吐、拒食、精神萎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2.孩子发烧注意事项

一般孩子有感染时会有高热,父母要随时注意病情的变化,进行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孩子高烧时不必过于紧张,因孩子高热并不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如果发现孩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面色潮红或苍白,立即测量体温,如有发热立即就医。

(1)孩子发烧要先保护大脑。如体温升高达38.5℃以上,要采取有效的物理降温措施,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到3岁内的婴幼儿。

(2)孩子发烧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不宜盲目使用退烧药,注意测量孩子体温,观察孩子。

(3)让孩子注意卧床休息,并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室内温度在25℃~26℃,相对湿度60%,空气新鲜流通,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为主。婴幼儿发烧,除自行物理降温外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超过39℃的高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发烧38℃持续3天以上,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孩子发烧慎选退烧药

(1)小于3个月的婴儿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多喝开水,用温水毛巾擦拭颈项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不要轻易使用各种退热药,以防产生毒性反应。

(2)不同的退烧药不要随意并用,单独使用较安全。

(3)一般在体温38.5℃以上才开始服用,间隔使用的时间至少6小时以上,不能在短时间内频繁使用,一天不能超过4次,否则,有可能造成药效过重和退烧过度。体温下降,即停药。

(4)退烧药的剂型很多,如片剂、水剂、栓剂和针剂,根据孩子的年龄选用适当的剂型,并仔细阅读说明书。

(5)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适合1岁之前的孩子使用。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选用小饼干形状的水果味咀嚼片。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孩子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都不建议使用。血小板减少或消化道溃疡病孩子慎用阿司匹林。

(6)发烧时间超过1周甚至更长,或者原因不明的发烧,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先就医检查,以确认发烧是否因为结核病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引起。

(7)因肌肉注射不良反应较多,除非体温过高,一般不主张使用。

小链接

发烧乱用抗生素有危害

一些人把抗生素当作退烧药,只要病人发烧就用。就诊的很多孩子使用了抗生素,其中,60%~70%属于乱用抗生素。其实,发烧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病毒感染、免疫作用等都可以引发孩子发烧,滥用抗生素只会延误病情。

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出警告:由于滥用抗菌药物,医生手里能够对付病菌的武器已经越来越少,再这样下去,人类很可能将回到无抗菌药的时代。有材料显示,国内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生素滥用,即我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

不少抗生素是有不良反应的。如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可迅速死亡;以四环素、土霉素为代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最大副作用是会在牙齿中沉积,导致四环素牙,即牙齿灰暗发黄,现在30岁左右的年轻人,很多都有四环素牙,四环素几乎毁了一代人的牙齿;以氟哌酸和环丙沙星为代表的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影响骨骼发育,所以,孕妇和16岁以下孩子不宜用;而庆大霉素则严重伤害听力;孩子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同时肝功能发育也不全,当服用氯霉素后,药物难以灭活,容易引起心血管衰竭的“灰婴综合症”,严重者可死亡;另外,如果新生儿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在用磺胺和呋喃类药时可出现溶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