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急救自助:不可不知的89个家庭急救预案
33461800000006

第6章 孩子吃饭噎着

孩子吃饭被噎着是常见的状况,孩子吃饭不注意,狼吞虎咽,容易导致噎住。噎塞非常危险,甚至可以致命。对小孩子来说,一块小食品或一个小玩具就可以造成噎着窒息的威胁。

预防措施

通常情况下,孩子吃饭容易噎着,主要是因为不良的进食习惯引起的,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下面这些细节:

1.父母在平时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2.教育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细嚼慢咽、不做剧烈运动。

3.不要在孩子吃饭的时候逗引孩子,以免噎着或是呛着。

4.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了噎着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把危害减少到最小。

常见错误处理方式

看到孩子吃饭噎着很痛苦的模样,父母一着急就容易采取一些错误的方式来缓解孩子的痛苦,但是往往适得其反。尤其是以下几点要注意:

1.孩子吃饭噎着,猛捶孩子的背。

2.大口吃青菜和饭,硬逼食物下咽。

3.伸手抠喉,把食物催吐出来。

正确的急救措施

1.正确的处理方式

(1)背部叩击法(适合1岁以内孩子)。

①将孩子翻转成俯卧位,并骑跨于抢救者的一侧手臂上,使孩子头部低于躯干,同时用手稳固握住下颌以托住头,并将此前臂放在自己大腿上。

②用另一只手的掌根用力叩击孩子背部两肩胛间4~6下。

③再将叩击的手放在婴儿背上,手指握其后头、颈部,把婴儿放在两手中间,将其上下一致翻成仰卧位。

④使头低于躯干,抢救者前臂放在大腿上,再用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在孩子胸部(把3个手指放在胸部中线上,食指对准乳头连线,抬起食指,用中指、无名指向下压2~3厘米)冲击4次。

⑤当孩子哇地一声哭出来,说明异物已经出来,这时要将孩子放成侧卧位,迅速用小手指沿着口腔低的一侧将口中异物取出,防止异物二次吸入。

(2)海氏法(适合1岁以上孩子及成人,清醒者)。

①抢救者站在孩子背后,让孩子弯腰、头部前倾,双臂环绕孩子腰部。

②将一只手握拳,大拇指朝内,使拇指侧顶住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远离剑突尖。

③另一只手压在拳头上,有节奏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连续6~10次。这样可使肺内产生一股气流冲出,有可能将异物冲到口腔里。

④检查异物是否排到口腔里,若有,及时让孩子侧头,用手掏出;若无,可再冲击腹部6~10次。

注意:每次冲击都应是独立的、有力的动作。

2.几种食物孩子进食时要注意

(1)猪大肠等难咬碎的食物:食物难以咬碎,孩子在吞咽时很容易被噎住咽喉。

(2)花生、瓜子、玉米等颗粒食物:食物小而且圆润,一旦被孩子吸入气管、咽喉,很难拿出来,容易导致窒息。

(3)猪骨煲汤或煲粥,里面遗留的骨头碎块容易卡喉。

(4)果冻:孩子吃果冻时喜欢大力吸食,果冻滑进嘴里很容易卡住气管和咽喉。

3.老人吃饭时噎到怎么办

除了小孩之外,老人吃饭也容易噎着。因为老人的牙齿老化了,嚼东西不方便了,嚼不碎,所以也不好咽了,如果老人可自行呼吸调整,你只需做一些辅助工作就可以了:比如给老人喝一些热水,按摩背部等。如果情况严重,老人出现脸色酱紫,咳嗽到呼吸困难,那就要去医院了。谨记,设法尽快将老人嘴里异物和饭菜清理干净,以免咳嗽时再吸入。

当然,根本方法是让老人吃饭减慢速度,细嚼慢咽,在嘴里有饭菜时要尽量少说话,更不能大声说笑。

小链接

吃饭老噎着可能是得病

如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吃饭喝水时老是被噎着,喝什么也解决不了问题,还吐白色的黏沫,那可能是得了食管中段憩室(是指食管壁的局部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囊袋,食物经过时易存留于此,造成哽噎)。

建议: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否则,吃了东西容易卡在食道病变部位,下不去,又吐不出来,时间长了,食道容易穿孔、大出血,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