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急救自助:不可不知的89个家庭急救预案
33461800000042

第42章 崴脚怎么办

在各式运动伤害中,脚踝扭伤是相当常见的,尤其是篮球、足球选手;而一般人即使在平日走路时,偶尔也会有这种惨痛的经历。对于这种伤害,许多人常不以为意,而常常旧疾未愈,新伤复发,成为习惯性反复扭伤,影响运动机能与日常生活。

预防措施

孩子在运动时要保护好脚踝,预防崴脚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平时应注意脚踝周围肌肉力量练习和踝关节的柔韧性练习。

2.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不要在疲劳状态下运动,不做危险的动作。

3.认真做好热身运动,由慢到快,运动强度逐渐加大。

4.要穿合适的运动鞋。鞋子应轻便、舒适、大小合适、有弹性,并与场地相适应。

常见错误处理方式

多数人认为崴脚不是什么大病,没必要去医院,自行处理就可以。但有些人因为缺乏医学知识,往往采用错误的处理方法。

1.在关节扭伤后,不及时休息,继续活动。

2.立即用热水浸泡或用烧热的白酒揉搓扭伤处。

3.过分用力揉搓患处,会使肌肉间的组织液渗出增多,反而加重了扭伤的症状。

正确的急救措施

1.正确的处理方式

脚踝扭伤,轻者只是局部轻微疼痛,重者可出现整个足面瘀青、肿胀,甚至寸步难行。急性发作时,应立即休息,停止运动、比赛。

(1)有条件的话立即冷敷,冷敷可有效降低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避免水肿的进一步扩大。冷敷在受伤后24~48小时内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法。

(2)抬高脚踝,目的是减少由于重力作用产生的血液不能及时回流,可降低后期淤血的严重程度。一般使脚踝不低于腰部即可。

(3)24或48小时后开始热敷,热敷次数每天2~3次,每次半小时。断裂的毛细血管愈合的时间一般在24小时之后,此前热敷的话无疑是增加了出血量和水肿。

(4)在热敷处理的后期,可以考虑冷热交替处理,即热敷5~10分钟再冷敷5~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和散淤的效果比较好。

(5)在开始热敷后同时服用一些活血散淤的药物。或者在热敷阶段配合消肿去痛的膏药,齐正藏药贴膏和一般中药房中的狗皮膏都不错。如果扭伤第一时间有气雾剂,而又没有冷水或冰块的话,可以考虑气雾剂快速挥发的特性,暂时替代物理降温效果。

(6)后期恢复方面,受伤24~48小时内卧床避免下地。一般有明显水肿的伤害程度,2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7)如果程度比较严重,肿块很大,疼痛剧烈,则很有可能是韧带把脚骨(主要是骨膜)扯裂了,这时候就需要立即送医院。

2.崴脚后积极恢复

扭脚之后,为了尽快痊愈,一定要重视伤后的脚踝康复练习,尽早地恢复到原来状态。一般来说,扭脚之后,积极恢复要注意:

(1)尽快利用各种方法,去瘀血、消肿胀。

(2)根据具体伤情,在损伤早期的一定时间内,应禁止踝关节的任何活动,保持静养状态。

(3)待伤情有所好转,症状有所减轻之后,就要尽量进行踝关节的功能练习。如缓慢地开始做踝关节的屈、伸,内绕环、外绕环等静力或阻力练习。

(4)判断踝关节的具体恢复情况,适当地、循序渐进地运动练习,这有助于踝关节的恢复。刚开始运动时,一定要戴护踝或弹力绷带来保护踝关节。运动的强度要小,运动量要少。

小链接

崴脚先冷敷后热敷

崴脚大多是因为身体失去重心,落地时踩在别人的脚上或脚被绊时出现。扭伤时,局部会发生关节肿胀、疼痛,严重时甚至造成骨折。

常见一些人先是使劲揉搓肿起来的地方,把淤积起来的血揉开搓散;接着是用热毛巾敷,以“活血消肿”;最后强忍着疼走路、活动,为的是不“扯住筋”。但是,这样做是不妥当的。因为,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后,会形成血肿,一般要经过24小时左右才能恢复,停止出血。如果扭伤后立即使劲揉搓、热敷、强迫活动,势必会在揉散一部分淤血的同时加速出血和渗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形成更大的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