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急救自助:不可不知的89个家庭急救预案
33461800000030

第30章 被困电梯

电梯给生活在都市人的生活带来不少方便,但是,如果电梯发生故障突然停止运行,困在里面的居民则会惊慌失措。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所以,父母需要掌握一些自救的方法,同时要叮嘱孩子,乘坐电梯突然停止运行时不要慌张,确保孩子安全,等待救援。

预防措施

孩子在乘坐电梯时应该严格遵守安全须知,如果被困电梯,首先要保持镇定,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父母要教育孩子:

1.告知孩子乘梯时不要搭乘没有张贴安全检验合格证或合格证过期的电梯。

2.严禁孩子企图搭乘正在进行维修的电梯。

3.不要将流水的雨伞、雨靴带入轿厢,以防带入的水流顺着层门和轿门地坎间缝隙处进入井道而发生电气设备短路。

4.进入轿厢前,应先等层门完全开启后看清轿厢是否停在该层站,不要匆忙迈进,以免造成人身坠落伤亡事故。

5.电梯层、轿门正在关闭时,请不要为了赶乘电梯或担心延误出轿厢而用手、脚、身体直接阻止关门动作。

常见错误处理方式

困于电梯这样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恐惧。但是千万不要冒险采取一些激进的方式,防止造成严重的生命威胁。以下措施是要极力避免的:

1.被困电梯后,扒开电梯门,自行爬出电梯。

2.困在电梯时,做出踢门、撬门、扒门、跳跃、攀爬等过激动作。

3.电梯开门时不在平层位置,此时试图跳、爬出轿厢可能会坠入电梯井道。

正确的急救措施

1.正确的处理方式

被困于电梯时一定保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

(1)首先利用警钟或对讲机求援,如无警钟或对讲机可拍门叫喊,如怕手痛,可脱下鞋子敲打,并请求立刻找人来营救。

(2)如不能立刻找到电梯技工,可请外面的人打电话叫消防员。消防员通常会把电梯绞上或绞下到最接近的一层楼,然后打开门。就算停电,消防员也能用手动器,把电梯绞上绞下。

(3)如果外面没有受过训练的救援人员在场,不要自行爬出电梯。

(4)千万不要尝试强行推开电梯内门,即使能打开,也未必够得着外门。想要打开外门安全脱身当然更不行。电梯外壁的油垢还可能使人滑倒。

(5)电梯天花板若有紧急出口,也不要爬出去。出口板一打开,安全开关就使电梯煞住不动。但如果出口板意外关上,电梯就可能突然开动令人失去平衡,在漆黑的电梯槽里,可能被电梯的缆索绊倒,或因踩到油垢而滑倒,从电梯顶上掉下去。

(6)在深夜或周末下午被困在商业大厦的电梯,就有可能几小时甚至几天也没有人走进电梯。在这种情况下,最安全的做法是保持镇定,候机求援。最好能忍受饥渴、闷热之苦,保住性命,注意倾听外面的动静,如果看门人经过,要设法引起他的注意。如果不行,就等到上班时间再拍门呼救。

2.故障电梯不会自行坠落

不少人害怕,发生故障的电梯可能会坠落,其实,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电梯从设计方面是相当安全的,不要担心连接轿厢的钢丝绳会折断,因为国家对电梯用的钢丝绳有专门的规定和要求,钢丝绳的配置不只是为承担轿厢和额定载重量,还考虑到曳引力的大小,其抗拉强度大大高于电梯的载重量,一般电梯都配有4根以上钢丝绳,因此,电梯是安全的,不会掉到井道里。

电梯还有一套防坠落系统,包括限速器、安全钳,以及底部的缓冲器。一旦发现电梯超速下降,限速器首先会让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如果主机仍然没有停止,限速器就会提升安全钳使之夹紧导轨,强制轿厢停滞在导轨上,另外,在一定速度内如果直接撞击到缓冲器上,轿厢也会停下来。轿厢不管通过那种方式停下来,都不会对人造成很大的冲击。

小链接

被困电梯容易患“神经官能症”

你有过被困在电梯里的经历吗?在一个黑漆漆的空间里,明知没用却还是会拼命用手拍打电梯门,或是疯狂地去按那一连串的按钮;你大声地求救,却根本不可能有人听见。等到电梯门打开,重见光明的那一刻,你发现自己的腿还在打颤。

如果有过这样的经历,下次步入电梯的时候你是不是还心有余悸呢?大部分人在电梯被困之后,心态很快就能调整过来,下次坐电梯也不会有太多的顾虑;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此后便对它产生了畏惧,想到电梯就会心发慌、出虚汗,甚至演变成连爬山、上楼都害怕,这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这个看似深奥的名词,表现为我们常见的神经衰弱、焦虑、强迫症、恐惧等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一人群生活得这般唯唯诺诺、裹足不前呢?这一系列反应是由于他们在儿时缺少安全感导致的。一个成年人在六七岁时的经历,或者是他早已淡忘了的,但在潜意识里却可以让他刻骨铭心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