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33437800000032

第32章 华语规划与产业愿景(11)

粉丝对名人的忠诚效应一般会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微博上的名人不仅是名人更是一个普通人。他们在微博的形象展示比起其他平台上更有亲和力和真实性,在做软性推广的时候也让人更乐于接受和信服。调查显示,微博用户对关注的人推荐的产品倾向较为积极的态度,名人比起普通用户有较高的公信力,是强势的信息发布者。在微博的电影营销中,运用好名人效应能给影片带来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口碑价值。(图Ⅲ)《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万瑞数据,2010年8月。

例如,冯小刚通过微博打“导演品牌”,为影片宣传造势。作为国内知名的电影导演,冯小刚火爆的脾气和直率的言论早已成为他的一个重要“标识”。随着微博日渐流行,冯小刚也加入到了这个群体,微博迅速成为他对外发布信息的重要阵地。他曾表示“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报纸’,在那上面说话很放心,既不会被断章取义,语言也不会被嫁接,非常有条理,非常有力量,它就是我的‘冯通社’”。目前为止,冯小刚的新浪微博粉丝数量已达3559717人,收听他的腾讯微博的人数达到4179959。例如,在《非诚勿扰2》拍摄、宣传和公映期间,冯小刚就绕过传统媒体,通过个人微博第一时间发布与《非诚勿扰2》有关的信息。他第一次记录《非诚勿扰2》相关的内容是在2010年7月31日,谈及这部作品开镜。之后,2010年9月13日,其微博更新是谈到《非诚勿扰2》完成45天的拍摄,向各界表示感谢。如果这些博文都还算是一种影片拍摄过程中生活的记录的话,那在《非诚勿扰2》宣传期间,导演冯小刚通过微博跳过媒体直接与大众对话并自称微博为“冯通社”,成为了一大营销亮点。众所周知,“放炮”一直是他的一大特点,而媒体也最希望发布这类吸引大众眼球的事件。在《非诚勿扰2》上映前的一个月,2010年11月23日,冯小刚就通过微博发布了一则“炮轰”金马奖主席黄建新的博文。该文章被转发4547次,得到6389条评论。当然,暂且不论这则“炮轰”的文章是否是在故意炒作,但是从实际的传播效果来说,在新片上映前一个月,冯小刚的这次“炮轰”肯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之后他频繁地通过个人微博回应各种媒体和观众对于影片的质疑。例如2010年11月26日,冯小刚更新了一条微博回应有人说他为《非2》炒作,博文内容是“脑残的说我为《非2》炒作,我要劝您买票看电影您说我炒作还能成立,问题是我是劝瞅我别扭的人千万别看我拍的片子,有炒作劝人不买票的吗?您恨我也不能拿白痴当利剑呀。您说是不是这么一个理儿?又纠结了吧?同意我说的吧等于助长了我的气焰,不同意吧等于承认自己是白痴。恨我这事还真让您不省心”。再比如2010年12月12日在博文中说:“有一位穿马甲的指责我说,你要不是垄断票房也不会那么高。我是谁呀?垄断?我要真有那本事,从12月1日到2月1日一部片子都别放,就放《非2》,可能吗?我求求你们了,骂人用点心好不好?我都替你们着急,箭没射出来弓先折了。找点站得住脚的说辞有那么难吗?骂人还得我教你们,不带这么没有上进心啊。”电影上映后,针对毁誉参半的局面,冯小刚也不断运用“冯通社”回应舆论。2010年12月26日,在电影上映几天以后,虽然票房在不停地增长,但是却并未出现票房与口碑共赢的局面,对此冯小刚发表博文:“买票看了《非2》的我都谢,有被气着的您消消气,喝口水,再帮我们多骂几句。花几十块钱就能跳着脚理直气壮骂一几千万的片子还是很划算的。真要是全体交口称赞那还真把我们给闪着了,那得多假呀。没期望讨全体的欢心,玩的就是口碑两极,爱憎分明。”这篇博文被5013人转发,共有7748条评论。从冯小刚的这些博文不难发现,在电影的宣传和放映期间,导演通过个人博客造势、回应媒体和观众成为冯小刚在宣传新片时的一大亮点,怒骂也好,调侃也好,都在第一时间吸引了大众的关注,也从一个侧面宣传了影片。

当然,面对贺岁档期中众多影片的压力,除了传统的电影宣传策略以外,他通过“冯通社”这种新的媒介形态发布和回应媒体、观众,将他真实的性情展露无遗,他风趣又充满真性情的言辞给电影带来了不少关注度,同时还得到了演艺圈其他艺人为影片助阵。不难发现,在众多影片竞争激烈的贺岁档中,冯小刚通过他的“冯通社”无形地为《非诚勿扰2》宣传和造势,能够延续一贯的票房佳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当然,冯小刚是否有意利用微博这样一个新媒体进行电影宣传和营销或者是炒作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电影《非诚勿扰2》同时也成为电影导演通过微博宣传营销的个案。

此外,除了电影导演通过发表博文宣传以外,明星微博力挺某部电影也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在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放映的过程中,王菲就通过语音微博力捧该影片。毋庸置疑,明星的光环就像是一块磁铁,不仅牢牢地吸住了粉丝的注意力,还可以将周边的“铁”也慢慢磁化,形成更多的吸引点,利用这些新的引爆点,进行新颖的营销,推捧自己的产品。利用微博进行电影宣传,《将爱情进行到底》并不是首例,但却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王菲的新浪微博(veggieg的微博)拥有粉丝数量达3784189。在影片上映当晚王菲运用“语音微博”哼唱主题曲,迅速引来网友们的围观,被爆转两万多次,在《将爱》上映的关键时刻在宣传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王菲在微博上转发的每条《将爱》相关视频、消息平均有5000以上的转发量,为影片吸引了许多对《将爱》本身兴趣一般的观众。

第三,整合渠道,活用平台。

相对于官网、专题等较为成熟的电影营销手段,通过微博进行电影营销的潜力还尚未被充分挖掘出来。笔者建议在影片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策划中,不宜各自为营,要善于利用现有技术做平台之间的打通与整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Schultz提出的整合营销理论(IntegratedMarketingServices)中强调:“要以分析消费者为起点,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沟通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形象传播统一的产品信息和服务信息,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双向沟通关系。”[美]舒尔兹等:《整合营销传播》,吴怡国等译,内蒙古出版社,2001年,第56页。2009年《哈利·波特》电影的宣传就非常灵活地把Twitter融合到了电影的官方网站之中,用户在该网站只要用Twitter账号进行登录,就有机会向自己的粉丝发送《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使该用户的页面上出现炫酷的魔法特效(图Ⅳ)。这一创意把电影营造的魔法世界带到了社交媒体上,掀起了Twitter用户的讨论热潮,口碑效果卓越。

第四,迎合时机,事件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