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餐饮店财务管理从入门到精通
33401700000036

第36章 餐饮店固定资产管理

餐饮业作为高固定资产型的企业,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一般占到总投资的70%~85%,因此对餐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其整体发展水平。

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工作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工作。也是不容易做好的一项工作。它不像销售、存货、成本等影响企业当期损益,几乎每月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牵扯着财务负责人的神经。一堆固定资产,如果已经购入到了企业,因为它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沉没成本”的特性,无论该固定资产是否被使用、使用的效率效果如何,一旦折旧年限进行了确定,就每月以折旧费的形式固定计入企业当期的费用。这一特性造成许多餐饮店在进行费用管理与控制时,往往将“折旧费”列为一项不可控项目,而不去像控制别的费用如交际费、差旅费那样来控制。这就要求固定资产一定要从最初决定投资的那一时刻来进行管理,即从最初做投资预算的那一刻进行管理。

固定资产科目核算餐饮店固定资产的原值。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餐饮店是提供集餐饮、休闲、娱乐、异地办公的服务性场所,餐饮资产体系极其庞大、种类繁多,包括房屋、供电设备、洗浴设备、空调设备、电话、电视机、电冰箱、热水器、洗衣设备以及IT设备等,而对于像热水壶、茶几、烟缸等资产,可以记在“低值易耗品”科目。

根据《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等税金、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固定资产取得时的成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

(1)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买价、增值税、进口关税等相关税费,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如场地整理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2)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其成本;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其成本。

(4)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后的金额作为其成本;

(5)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如果捐赠方未提供有关凭据,则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作为固定资产成本;

(6)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其成本;

(7)经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其成本。

固定资产的计价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按历史成本计价。

历史成本亦称原始购置成本或原始价值,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企业新购建固定资产的计价、确定计提折旧的依据等均采用这种计价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它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也就是说,按这种计价方法确定的价值,均是实际发生并有支付凭据的支出。

(2)按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重置完全价值也称为现时重置成本,它是指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重新购建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要的全部支出。按现时重置成本计价,虽然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其他问题,会计实务操作也比较复杂,因此,这种方法仅在确定清查财产中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时使用,或在对报表进行补充、附注说明时采用。对于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也采用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3)按净值计价。

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它可以反映企业实际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数额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这种计价方法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溢余或损失等。

餐饮店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其性质和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

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

经营租赁,是指融资租赁以外的另一种租赁。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相比,其特点和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租期较长(一般达到租赁资产使用年限);

(2)租约一般不能取消;

(3)支付的租金包括了设备的价款、租赁费和借款利息等;

(4)租赁期满,承租人有优先选择廉价购买租赁资产的权利。也就是说,在融资租赁的方式下,与租赁资产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由出租人转归承租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尽管从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在租赁期间仍然属于出租方,但由于资产租赁期基本上包括了资产有效使用年限,承租企业实质上获得了租赁资产所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同时承担与资产有关的风险。因此企业应将融资租入资产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计价入账,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并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

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承租人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初始直接费用,如印花税、佣金、律师费、差旅费等,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餐饮店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可保证资产安全与完整,对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及企业良性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而在实际经营中管理者“重成本控制轻资产管理”的行为,导致企业资产流失、重复购买、人为损坏、维护成本递增、盲目投资等现象,促使企业利润不断削减。

结合餐饮企业的特殊性,规范资产管理,首先要明确各级领导审批权限、固定资产申报、购买程序等相关要求,并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资产验收环节、填写验收合格报告后,方可使用与入账。

在固定资产申购时需注明:申请性质(新增、添置或抽置)与原因、用途、同类资产数量、规格、并由主管领导与餐厅经理结合原资产状态及企业经营发展签署的对该申购资产的评定、建议及审批意见,实行谁签字谁负责制度。如连锁餐饮企业的厨师长接到换购冰箱的申购单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请技术人员鉴定原冰箱是否能够维修、维修成本多少、维修后机器的预计耗用情况与使用期限如何?决定申购还是维护?

(2)必须查明原冰箱损坏原因,以及属人为还是自然报损,以落实相关责任及进行后续管理完善。

(3)彻查本部门冰箱使用是否饱和,能否不申购或申购小型号;完成上述工作后,附上了解的情况及自己的意见,交餐厅总经理最后审核;总经理在审核时,主要是结合企业经营发展计划,进行宏观调控、审核与部门领导审核意见复查,其时总经理需做到几点:

①跟进与复核部门。

领导签署意见的准确性,需处理问题的完成度,以保障信息的准确与负责与工作的落实,防患于未然。

②根据本企业发展计划进行考虑该设备申购的必要性及型号的大小确定;如企业将于下个季度兼营快餐,则在审批时需将该因素考虑在内。

③查询各兄弟单位闲置资产,充分利用现有资产,避免重复与多余购买;在贵重资产购买时,除采购人员价格做市场调查、洽谈外,需由专业的“砍价专家”的介入,以保障用最优惠的价格采购到最适合的设备;而资产验收必须由使用部门介入,并由专业人员结合使用部门的需求进行设备性能、能耗鉴定达标后,方可进行资产建账与使用;任何设备在使用前,必须有专业人员制定的“设备操作使用指南”,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方可操作,并需同时附有设备资产保管人与保养卡,另设备维护保养手册应紧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