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老火车的时光慢游
33359200000062

第62章 火车是异地恋人甜蜜与忧伤的载体

我在西宁开往成都的临客上曾遇到过一个南充的女英语老师。身怀六甲的她刚刚跋涉几千里,到德令哈去见她的丈夫,一位现役陆军士官。谈起丈夫,她一脸的骄傲,只是言语里多少带着一丝对生活现状的无奈。很明显,他们属于这个广袤土地上的再典型不过的异地恋之一。与大多数异地恋有所不同的是,丈夫的工作特殊性决定了更多的是妻子跋涉千里,踏上漫长而艰辛的火车探亲之路。

异地恋,毫无疑问是所有情感形态中最让人痛苦和纠结的一种。这个伟大的南充军嫂,也只是千千万万个军嫂或者说异地恋人之中的一个而已。想想当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和女友也不在一个城市。于是我们做了整整一年的周末恋人,微薄的工资绝大多数都贡献给了中国铁路。而每当我走向检票口的时候,还没看到火车心就早已飞向了女友所在的城市。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硬座还是无座,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你都能在出站口看到我们紧紧相拥在一起,丝毫不逊色于当今小清新爱情电影里的镜头。那些日子虽然已经远去,成为回忆里被尘封的部分,可那些为爱付出过的纯真、美好以及所乘坐过的一列列火车,都仍旧在不断重复,在别人的故事里成为爱情的载体。

而火车,似乎成为承载异地恋之间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工具。火车把一座又一座城市或者乡村串联了起来,也串联起了异地恋之间所有的甜蜜和哀伤。你肯定在火车站的出站口看到过久别的恋人重逢在一起的欣喜若狂,也肯定在火车站的月台上看到过目送对方远去后伤心欲绝的男人或者女人。在电影《卡萨布兰卡》里面,亨弗莱·鲍嘉扮演的瑞克,在下着雨的巴黎火车站苦苦等待英格丽·褒曼饰演的女友伊尔萨,由于对方失约最终他心碎地乘上列车的镜头,更是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一。

对于生活在快餐文化下的80/90后年轻人而言,异地恋似乎正成为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必须承认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讯的飞速发展,各种交友网站、聊天工具铺天盖地。就连传统的电视娱乐业,男女嘉宾都在荧屏中通过短短的几分钟交谈便可大大方方地从此拍拖。而这其中,异地之间的交往无疑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当然也给中国的各种交通运输业带来了潜在的、持续的繁华。作为运输之中一贯以老大自居的铁路,也当仁不让地继续成为见证异地恋发生和结束的“冷眼旁观者”。可异地恋终究是异地恋,现实的不便和意外,都将成为两个人之间无法逾越的藩篱。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市,爱上火车;因为一个人,恨上一座城市,恨上火车。这其中的转变,没有人能道尽其中酸甜。或许真的只能用狄更斯的那句话来概括:“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异地恋带给人们的究竟是甜蜜的喜悦,还是无尽的哀伤,让人说不出个所以然,也不能预知未来。正因为如此,你才会跳上一辆又一辆火车,说不出是守望爱情,还是等待着别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