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老火车的时光慢游
33359200000004

第4章 满洲里——边境中的积木王国

小时候玩过一款火车题材的棋类游戏,当时在模拟中国铁路运营图的棋盘上,我记住了一个边境的偏僻小城——满洲里。20多年后,我才得以真正站在她的土地上,感受她别样的魅力。

我和杭州阿姨从黑山头搭乘拉布大林方向开过来的班车,前往满洲里。班车在呼伦贝尔广袤无边的大草原上一路狂奔,这几天已经看得有些发腻的绿色,此刻依旧用最怒放的生命向你示威,告诉你:纵然秋天的蜡黄不久将席卷一切,但春风吹又生的周而复始却亘古不变。天空飘起了小雨,硕大的巴士玻璃上的雨刷开始发出“沙沙”的声音。但坐在第一排的我仍旧疲倦全无,睁大眼睛望着这个通透的世界:由于在草原之中行进,所以视线变得一马平川、无比犀利。

就在这样最具杀伤力的视野之中,满洲里海市蜃楼般地出现了。视线的尽头,一个俄罗斯建筑风格的世界悄悄浮现。然后,我们就在车上像目睹一场魔术表演,看着这个世界慢慢变大,直到无数宛如积木的房子填满你的双眼。如果不是没有进行出入境登记,我会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此刻已经置身于俄罗斯的某个城市当中了。

好奇的我,和同样好奇的杭州阿姨,在旅馆放下行李,便开始徜徉在满洲里的大街上。数不尽的俄罗斯商铺摆在你面前,让你有一种无法呼吸的束缚感。步行街上到处是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他们要么举家前来游玩,要么组团前来购物。相对于他们本国,这里的物价无疑更加便宜。满大街都是俄文的广告、宣传字体,甚至连内地很常见的那种2元超市喇叭里播放的录音都是俄语的。你可以想象一下,“本店商品打折处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样的一段话用俄语播放出来之后,会是多么具备喜感。

在漫无目的的闲逛中,我发现了一辆军绿色涂装的大众小面包,静静地躲在路边。这款车型相当经典,在60年代更是嬉皮士们的最爱,在很多经典电影里都有她的身姿。看车牌,是俄文的,车主应该也是经历过那个年代或者对那个年代怀有无限向往的家伙吧?这样的车真是见一辆少一辆了,尽管对我来说,这还是第一次亲眼所见。

下午我和杭州阿姨去了套娃广场和国门。套娃广场乏善可陈,国门可是要去重点膜拜的地方。国门前的火车头广场因为一台1940年日本造的“亚细亚”型蒸汽机车而得名,在这里与她合照的游客络绎不绝。国门真正吸引我的不用说也猜得到肯定是因为铁路,中俄之间不断有货运列车从各自的国门驶向对方的国门。这里是拍火车的一大据点,看到俄罗斯货运火车呼啸而来,还是忍不住不停地咔嚓相机快门。只是国门景区的门票很贵,需要80元人民币。站在雄壮的国门上面,望着对面的俄罗斯国门。相比拥有硕大身型的俄罗斯人,其国门却相形见绌,有些寒碜。当然,这些并未让我产生实质性的自豪感。

就这样,玩具一般迷人的满洲里,让我初次体会到了一种美丽的感觉。我将在这里休整两三天,有的是时间慢慢感受这座城市的温柔与美好。

旅行小提示

作为一座边境城市,满洲里差不多应有尽有。铁路发达,有到北京和哈尔滨的长途火车。特别是到北京的K19、K20仍然是绿皮火车,这是为数不多的绿皮快速列车了。

至于满大街的皮草、牛肉干及各种俄罗斯套娃、望远镜啥的,谨慎购买吧,记得杀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