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重活之漫漫官商路
33235000000051

第51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将公司装修的事情交给许若菱之后,陈江便没有再过问,他相信许若菱会尽心尽力处理好;一个合格的决策人不应该是事无巨细都插手,很多时候只需要在大方向上把握一下就已经足够。

另一方面,有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陈江去完成,他必须想办法推快新明汽车站迁移的方案,不然他手头上掌握的那块地皮就没有价值了,在这块地皮做了那么多的文章,陈江是把短时间内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厚望寄托在这上面。

上次随刘国柱和伍新林两人到百河水库的渔家乐去吃饭,偶然机会认识了新明市城建局前局长刘世荣。刘世荣给陈江的印象,不像是一个长期站在领导岗位上的人而更像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性情中人。

陈江知道,这大概跟刘世荣做技术出身的背景有些关系,所以他才不擅长人际交往,只一味埋头工作,能做到城建局局长显然已经是他仕途的极限了,退下来也在情理之中。

下午陈江抽出时间回教室里露了下面,左甜和池天都对陈江最近频繁缺课的行为感到奇怪,见了陈江便悄悄揪着他问,陈江则以家里有事为借口应付两人。由于班主任已经将陈江的事情向各科任老师私下通报过,所以也没有哪位老师特地找陈江的麻烦,也正因为这样,左甜和池天都把陈江说家里有事请假的话当成了真,遂不再追问。

左甜虽然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不过她刻意保持低调,班上的同学大多只知道她是一个学习成绩好、人也长得漂亮的女生,倒是没有人知道左甜是新明市市长左建军的女儿。

学习成绩好,人又长得漂亮,酒窝美女左甜自然成了班上大部分男生倾慕的对象,班长苏守正便是其中一个,他经常会以班上的事务为理由找左甜商量,不过左甜对他却如对其他同学一样一视同仁,保持着刻意的距离,这让让心高气傲的苏守正感到很不爽;而让他更加不爽的就是左甜似乎对班上的缺课大王陈江与他人不同,左甜对陈江的关心与亲热程度,显然有别于她对其他同学的态度,因此一来二去,在青少年强烈的自尊心下,苏守正便暗暗惦记上了陈江,准备以后找机会落陈江的脸。

陈江却没有心思去体会这些青少年的躁动心理,每次回教室他都是来去匆匆。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回去学校,不过陈江不想在老师面前表现的太过,所以每个星期他都会尽量抽时间回一下学校,当然,陈江觉得每个礼拜回到学校和池天左甜联络下感情也是有必要的。

接下来,陈江花了两天时间泡制了一篇文章,然后带着文章去百河水库渔家乐拜会了刘世荣,与刘世荣沟通交流了半天,陈江征得刘世荣的同意之后,离开了渔家乐。

……

林奋今年38岁,几年前他还是市政府下面科室的一名普通文员,后来因为无意中帮了新明市现任市委书记邓向阳一个大忙,所以在前几年被邓向阳提到自己身边,做了邓向阳的秘书。

成为邓向阳秘书后林奋深感地位得来不易,所以他在工作上一直做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最重要的是,他几年来如一日坚持事无巨细都向邓向阳汇报,凡事都在请示过邓向阳之后才去认真执行。在邓向阳被严朝新压制的这几年时间里,可以说林奋这样的做法给了邓向阳一定程度的支持和安慰,因此现在林奋深得邓向阳的信任与器重。

今天,林奋回到办公室,他像往常那样打开新明日报阅读当天的新闻,在翻看第二版评论版的时候他发现一篇文章,仔细看过文章后,他嗅出了其中不寻常的味道,于是便拿了报纸来到邓向阳的办公室外面,敲开了邓向阳的办公室大门。

“进来!”邓向阳略带疲倦的声音在里面响起。

林奋推门进去,走到邓向阳的面前,将报纸轻轻摊开放到邓向阳的面前,恭敬道:“邓书记,这有篇文章,请您看一下。”

今年已经54岁的邓向阳,精神状况早已大不如前,特别是最近他关注的工作比前几年多了许多,让他的精力消耗得更加快,听了秘书的话,他直了直身子,振了下精神,便拿起报纸认真看了起来。

林奋把报纸递给邓向阳后,默默退到边上的沙发坐下不说话,一时间整间办公室变得静悄悄的,他甚至能听到自己手腕上的手表指针走动的声音。

邓向阳仔细读着这篇标题为《过去与将来,城市的出路》的文章,越往下看,他脸上的神色就越凝重。

整篇文章洋洋洒洒上万言,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阐述了一个内陆城市应该如何去突破过去旧的框架,打破传统,放眼将来,大胆创新走出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从而挤身到二十世纪新兴城市的行列。文章中没有一字提到新明市,但从文章中所列举的例子来看,无一不是新明当前的现状以及新明过去曾经走过的道路。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以一句尖锐的“当权者不应该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不敢放手为之,这必将错过改革开放发展的最佳时期,与建设现代化新兴城市失之交臂,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上抹下失败的一笔。”作为结尾。

放下报纸,邓向阳脸色一片铁青,这篇文章暗中的矛头越看越象是直指他本人,特别是最后一句“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上抹下失败的一笔。”更是刺得他眼睛发痛。

对于文章的作者刘世荣,邓向阳是熟识的,刘世荣是原新明市城建局前任局长,当年刘世荣曾经给自己提过不少关于规划新明新城的意见,但都被自己给否决了,这样一来,邓向阳更加肯定对方是针对他而来的。

看到刘世荣的名字之后,邓向阳马上变得警觉起来,刘世荣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跳出来?这样对他有什么好处?这件事是否有其他人操纵的可能?如果有,在背后操纵的人又是谁?他又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邓向阳心中掠过千百念头,脸上阴晴不定。

思考了一会,邓向阳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吩咐林奋道:“你去查下这篇文章是谁批准见报的,回头处理一下。纸上谈兵,没点建设性,哼!”说完他重重扣了下面前的桌面。

林奋这时不敢触邓向阳的霉头,低头答应一句出门而去。

……

同一时间,看到这篇文章的不止邓向阳一个人,在市委办公楼的另一边,市长左建军也正手执今日的报纸,细读这篇关于城市出路的文章。

同样地,市委常委、新明市常务副市长曾宪明,以及另外一个副市长丁仕荣等人几乎也在第一时间拜读了这篇观点尖锐又不失新颖的文章。

……

这篇文章的出现,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一层层的波浪,震动着新明的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