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妈妈手记:北大推荐生梁昊成长及记录
32958200000061

第61章 明天小小科学家

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和磨炼,昊昊已经具备了一个优秀中学生的品质,那就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较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直、友好、善良的道德素养。

2009年1月,在丘成桐中学生数学奖落败之后,不言放弃的昊昊认真审视了自己的这篇论文,吸取失败的教训,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决定以弹簧小球模型为核心,重新进行论文写作。同月开始搜集资料,着手准备“明天小小科学家”比赛。2009年2月,他完全否定了自己在债券估值问题上的研究结论,放弃了辛辛苦苦写出的这个部分的内容。经过思考,他发现自己之前在写论文时完全忽略了他人在相关领域上已有的研究成果,自以为这样可以保证论文的原创性,这实际上是“闭门造车”。2009年3月,用大篇幅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弹簧小球模型”与现实市场价格波动的相似性,他确定了新的研究方向——从弹簧伸缩公式出发,尝试计算一个合理的弹性系数k。

2009年4月,昊昊进一步完善了他的估值收益法理论,并为弹簧小球模型的研究搜集了大量的原始数据。但由于拟合时求出的多组k值之间相差太大,不符合“弹簧弹性系数大致稳定”的预期结论,因而论文在此关键部分上遇到了阻碍,进展缓慢,迟迟没能取得突破。同月,昊昊自学了一些有关简谐运动的知识,并就相关问题请教班里同学。2009年5月,班里的一位同学对“弹簧小球模型”非常感兴趣,昊昊与他从模型的理想状态出发,变分段研究为整体分析小球运动的曲线图,并大胆从“平衡位置可变”这一假设出发,另辟蹊径设定价格函数模型,并利用上证指数的历史数据对其进行非线性回归。经过刻苦的钻研后,函数终于拟合成功了!同月,完善“弹簧小球模型”的条件设定,修正函数。此时昊昊已胸有成竹——论文的完稿指日可待!

论文的前三部分已经完成,但在价格波动模型的研究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想请一位金融数学方面的专家担任指导老师,特别是咨询与非线性规划和拟合函数相关的问题。2009年6月,昊昊完成了论文第三部分的写作,将整篇论文衔接在一起,并请教了华南师大数学系的一位金融数学教授和他的一位研究生,在他们的指点下解决了最后几个技术性的问题,并开始修改论文。同月,昊昊完成了论文的摘要、修改、研究背景等各项工作,大幅度精简了论文,最终完稿后提交论文《收益估值法与弹簧小球理论——关于股票价值中枢与价格波动关系的数学模型》参加第九届“明天小小科学家”比赛。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是由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一项科技教育活动。它的宗旨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奖励品学兼优的高中学生,选拔和培养具有科学潜质的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它的评审分为初评、复评、终评三个阶段,评审的重点是关注学生的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评审实行的是专家独立评分制度,也就是每位评委对所负责评价的每名学生以书面形式发表独立客观意见,评判学生所具有的能力、素质和潜力。评审是通过审阅材料、现场测评和综合考察这几种方式,由评委利用其学识和经验来判断通过资格审查的学生获得初评资格,评审采取背靠背方式进行。首先是初评评委通过审阅申报材料,对其所负责的学生进行独立客观评价和推荐,然后根据初评的综合成绩排名,确定前150名申报者入围复评。入围复评的学生必须向评审委员会秘书处另行提交研究报告、研究日志和实验数据等原始证明材料。复评采取集中评议方式,评委将通过独立评价、交流讨论、综合评定的方式对入围复评学生进行复审。在初评成绩基础上形成复评综合成绩,根据成绩排名确定前100名参加终评。而入围终评的学生必须亲自到北京参加终评活动,终评采取评委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和考察的方式。通过现场的研究项目问辩、知识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考察,评委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申报学生的意识、能力、素质和潜力,并进行独立评价和推荐,结合复评成绩形成终评总成绩。在终评总成绩的基础上,终评评审委员会集体确定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三名“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获得者由终评评审委员会全体专家在一等奖获得者中投票产生。

昊昊的论文就是根据这样的程序,先后通过了初评、复评,最终成为进入终评的全国100名中学生之一。2009年11月,昊昊和他们学校的另外两位同学一起到北京参加终评。他们各自制作了展板,在现场向评审专家介绍自己的研究,接受专家们的询问。在论文专题封闭问辩环节,由专家考察学生对自己研究的思考及深度,判断他们是否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有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学科组的每位评委单独与该组每位同学问辩20分钟,单独评分。其最终分数则由评委的平均分决定。知识水平测试是要了解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是满分为100分的闭卷考试,分数由卷面分决定。而综合素质考察是每个学科组的评委集体与该组每位同学问答45分钟,内容可以涉及任何方面。这个环节也是由每位评委单独评分,取他们所给分数的平均数为最终分数。最后,每位学生的终评成绩为40%的项目问辩分数+20%的知识水平测试分数+40%综合素质考察分数。而最终得分是80%终评得分+20%复评得分。这个最终得分成为评定名次的主要依据。

在综合素质考察中,5位评审专家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他们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特长及兴趣爱好等进行提问。比如,他们得知昊昊会下围棋,就问了他小林流、武宫正树等人的棋风,并让他就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规则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又问了他关于三国时期人物的评价。还问了一个问题是关于《红楼梦》的,这正是昊昊喜欢谈的。专家们问昊昊有没有看过1987年版的《红楼梦》电视剧,还问他会不会唱其中的插曲,这也正好是昊昊拿手的,他于是唱了这部电视剧中的一首插曲《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奴去也,莫牵连。啊奴去也,莫牵连……

这是探春远嫁那场戏的插曲,也是探春身世的写照。在昊昊唱这首歌的时候,一位评委还和着节拍唱了起来。当然,昊昊也有没有答出来的问题,比如,有专家问他知不知道中国科学院的院长是谁,昊昊就完全一无所知。所以看起来,昊昊的人文素养比较好,这可能为他加了分。但是他的论文由于更偏重于应用,在纯粹的科学性方面可能稍微弱一些。结果,昊昊获得了“明天小小科学家”全国终评的二等奖。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和磨炼,昊昊已经具备了一个优秀中学生的品质,那就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较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直、友好、善良的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