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世界历史经典故事300
32869500000106

第106章 原子弹与日本投降

就在希特勒自杀的前两天,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被意大利游击队抓获,就地处死。随着德国和意大利的彻底战败,轴心国的“三驾马车”只剩下了日本一家了。当时,日本虽然已经露出败象,但进攻日本本土却非易事。1944年6月11日,美军对日军占领的塞班岛发动突袭,尽管双方力量对比非常悬殊,日军却让美军付出了伤亡1.6万余人的惨重代价。盟军参谋部认为,进攻日本本土将遭遇更为激烈的抵抗,至少要投入153万兵力。英国首相丘吉尔估计,进攻日本本土美军将损失100万人,英军将损失50万人。

怎样才能既取得胜利,又减少伤亡呢?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荒原上爆炸成功。第二天,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国勃兰登堡州的首府波茨坦召开会议,会后发表了《波茨坦公告》,警告日本人如果拒不投降,将招致威力无比的新型炸弹的轰击。日本政府对这份公告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研究,目光都集中在投降的条件上,没有注意到“新型炸弹”这几个字的真正含义。日本陆军坚决反对投降,他们声称要将战争进行到底,宁肯“一亿玉碎”。在陆军的压力下,日本首相铃木对记者发表声明,表示日本对《波茨坦公告》不予理会。

8月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参加完波茨坦会谈后,在回国途中得知日本法西斯对《波茨坦公告》置若罔闻,经过再三考虑,最后决定向日本本土投掷原子弹,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美国空军司令阿诺德。

除了那颗用于试验的原子弹外,美国还有两颗原子弹,一颗是用铀做裂变材料,代号为“瘦子”,后来改称“小男孩”;另一颗用钚做裂变材料,代号为“胖子”。

美军驻关岛第29航空队司令官接到命令后,决定出动6架B-29型轰炸机,其中一架为原子弹载机,装载的就是那颗5吨重的“小男孩”,由新组建的特种飞行队第509混成大队的大队长蒂贝茨上校亲自驾驶,还用蒂贝茨上校母亲的名字为它命名为“埃诺拉·盖伊”号。另外5架有3架担任气象观测任务,一架为照相侦察机,一架为装有科学仪器的实验机,还有一架作为预备队留在硫磺岛机场,随时准备替换发生故障的飞机。

8月月6日凌晨,蒂贝茨上校带领12名机组成员登上了“埃诺拉·盖伊”号。上午8时09分,“埃诺拉·盖伊”号按照气象观测机的路线到达日本广岛。8时15分,飞机在一万米的高空将原子弹投下去。这颗原子弹据说有两万多吨梯恩梯当量,威力是平常炸弹的1000倍。原子弹设计者之一的帕森斯也参与了这次行动。他说,原子弹刚刚投下,就见到一片明亮耀眼的闪光。一分钟后,一股黑色云团夹着滚滚的尘土和残渣碎片升腾到距地面1000英尺的高处。在黑色云团之上,是一团蘑菇状的白色浓烟。执行监察任务的飞机观察到,原子弹的爆炸把市中心12平方千米的地方夷为平地,造成13万多人伤亡。

广岛的毁灭并没有使日本法西斯的头脑清醒过来,陆军部的将军们还坚持要打下去。杜鲁门总统向日本发出警告,日本政府还是无动于衷,于是在8月9日上午,那颗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被投向长崎。它炸毁了长崎30%的工业区,其中包括三菱钢铁厂,同时造成10多万人伤亡。本来此次原定的投掷目标是小仓,只因当天小仓上空浓云密布,目标不清,美军机组才临时改变了投掷地点。

8月6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晚上,日本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就如何回答《波茨坦公告》问题展开讨论。有人提出投降可以,但要有附加条件。美国人不接受有条件的投降,麦克阿瑟将军准备出动2000架飞机轰炸东京,消息传到东京,人心惶惶。日本天皇再一次召开御前会议,同意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这一天,历史上最隆重的海上受降式在日本东京湾举行。在盟军数百艘舰艇的簇拥下,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彩旗高悬,岗哨密布,显得格外威严。

水天线外,一支庞大的航空母舰编队往返游弋,警惕地监视着日军的动静。

时近中午,各方代表相继登上“密苏里”号,最后步入签字大厅的是战败国代表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和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等人。代表到齐后,太平洋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发表了简短的讲话。随即,投降签字仪式开始。梅津美治郎和重光葵首先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表示完全接受《波茨坦公告》规定的各项条款。

签字仪式结束后,盟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海空阅兵。在美国海军上将海尔西的指挥下,一支由几百架舰载机组成的庞大飞行编队从“密苏里”号上空掠过,巨大的轰鸣声盖过了海浪的呼啸声,震撼着日本大地……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以同盟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密苏里”号战列舰从此永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