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32863000000069

第69章 契丹才女压须眉

被誉为契丹文人之翘楚的女性作家萧观音,是辽道宗耶律弘基的皇后。她流传的作品不多,只有《伏虎林应制》、《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回心院》词等15首作品。其中以传世之作《回心院》最为有名。

西汉李延年诗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中原之地固然文化灿烂,才女辈出,但是在北方辽国契丹,也有不少奇女子。萧观音便是其一,萧观音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读书和交游,会作诗,并能自制歌词,好弹筝,尤其是琵琶,且又容貌端庄秀丽,为萧氏诸女之冠。道宗称帝,立萧观音为皇后。

辽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当时主要由两大部落组成,一是皇帝族的耶律部落,一是皇后族的萧部落,这两大部落保留着上古时互婚的习惯,世代相配。辽国虽然自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开始,便命大臣制出契丹文字,但相对中原来说还是比较落后。辽国宫廷内,一向严禁读书,他们认为读书不但浪费时间,还会把一个人的脑筋弄得太复杂,所以皇后大多数也都温柔不足,英爽有余。辽国皇后多能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过一种“马作的卢飞,弓如霹雳弦惊”的生活,但萧观音却是一个例外。

有一天,萧观音陪同辽道宗出猎,辽道宗骑着号称“飞电”的宝马,瞬息万里,出入深山幽谷,豪气勃发,萧观音便漫声吟道:“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此诗借打猎为题,表现出雄心万里、威震四方,辽道宗大为高兴,当即把那个地方命名为“伏虎林”。

萧观音本来备受辽道宗恩宠,然而好景不长。道宗在位既久,肆意射猎,怠于朝政,对萧观音也逐渐疏远起来。萧观音被道宗冷落,心中悲伤,遂作《回心院》词十首,并谱成曲子,以备演奏,希冀重获道宗宠幸。当时,宫中有伶官赵惟一能奏此词,因此得以经常出入宫闱。

辽国皇太叔造反作乱,皇族耶律乙辛平乱有功而加封太子太傅,渐渐大权独揽,萧观音的儿子即太子耶律睿颇为英明,耶律乙辛对他有些忌惮。于是就想利用关于萧观音与赵惟一的谣传予以打击,暗中派人作《十香词》,进一步构陷。最终道宗敕萧皇后自尽,萧观音自尽前,想见道宗最后一面,也未获准,遂作《绝命词》一首,饮恨而逝。

萧观音传世之作以《回心院》最为有名。《回心院》情致缠绵,加上宫廷乐师赵惟一谱的音乐。一支玉笛,一曲琵琶,丝竹相合,每每使听的人怦然心动。

《回心院》作为一个词牌,是由萧观音自创,六句28字,可押平韵可押仄韵。而《回心院》十首形式相同,写法也类似,都是一二句赋事做比,三四句起兴,五六句重复,表达思君之意。单首读来像一个奏鸣曲式的乐章,而十首连读,则像一部变奏曲,回环往返,一情十叹,颇为感人。

延伸阅读

《回心院》原词

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尘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

拂象床,凭梦借高唐。敲坏半边知妾卧,恰当天处少辉光。拂象床,待君王。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是秋来辗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

铺翠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令独覆相思魂。铺翠被,待君睡。

装绣帐,金钩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眠。

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个人。叠锦茵,待君临。

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

剔银灯,须知一样明。倘是君来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

热薰炉,能将孤闷苏。若道妾身多秽贱,泪沾御香香彻肤。热薰炉,待君娱。

张鸣筝,恰恰语娇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