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32863000000065

第65章 诗香雅韵《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现存100卷,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乐府诗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郭茂倩(1041~1099年),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任河南府法曹参军。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关于郭茂倩的生平,我们知道的甚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裒之孙,源中之子,其仕履未详”。而《乐府诗集》一书使他的声名千古不朽。

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句式比较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种淳朴的诗歌风格,文字简单清新,弥漫在诗里的感情,不但具有普遍意义,而且纯真自然。乐府诗是诗歌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象征着文人诗的开始,象征着诗开始追求个性自由和发出个人化的声音。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它所收录的作品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

郭茂倩是一个辛勤的资料收集者,《乐府诗集》的一个重大特色就是搜罗广博,兼收并载。他几乎汇集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全部乐府诗,为我们提供了一部相当完备的资料总集。有许多古籍,如《古今乐录》,今已失传,然而由于《乐府诗集》的征引而得以部分保存。可以说,他为后代的研究乐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郭茂倩在对《乐府诗集》的编排体制上也颇下过一番苦心。每类歌辞都是古辞在前,拟作在后,将合乐的和不合乐的、民间的和文人的作品排列在一起。这虽然使乐府诗的定义变得十分宽泛,但有助于我们对乐府文学的发展、演变形成一个史的观念。

《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汉代一些优秀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经编者收集加以著录。特别是古代一些民间谣谚,大抵散见于各种史书和某些学术著作,杂歌谣辞一类所收,多为前所忽视者。

知识小百科

“乐府”与“乐府诗”

乐府是指古代的音乐官署(官员办公的地方)。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沿袭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