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32860400000052

第52章 《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

李时珍,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所著《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和医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人。他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李时珍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医生。传说李时珍在以一根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好,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由此,人们更是惊叹李时珍的神奇医术了。

他三十三岁时,住在武昌的楚王听说他医术高明,把他召去,让他以楚王府奉祠正的名义,掌管王府的良医所。后来,因为他治好了楚王长子的病,又被推荐到京城太医院任职。但他看不惯官场中乌烟瘴气的情况,不久就托病辞职,回到了家乡。

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读了许多医药著作。他感到历代的药物学著作都存在不少缺点,不但分类杂乱,内容错误,而且还漏载了许多药物,需要重新整理和补充。因此,他决心在宋代唐慎微编纂的《证类本草》的基础上,编著一部新的完善的药物学著作。

为了编好这部著作,李时珍走访了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很多地方。每到一处,他就虚心地向药农和其他劳动人民请教,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验方。很多人都热情地帮助他,有的人甚至把祖传秘方也交给了他。就这样,李时珍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还得到了很多药物标本和民间药方。

李时珍从三十五岁起动手编写,共花了二十七年工夫,参考了八百多种书籍,经过三次大规模的修改,终于写成了这部新的药知识小百科

《本草纲目》介绍

《本草纲目》虽然是一部药物学专著,但它也记载了很多与临床关系十分密切的内容。原书第三、第四卷为“百病主治药”,记有113种病症的主治药物,其中第三卷外感和内伤杂病中,就包括有专门治疗伤寒热病、咳嗽、喘逆类的药物,第四卷则主要为五官、外科、妇科、儿科诸病。并且,书中明确记载了20余种能治疗瘟疫的药物。

此外,《本草纲目》中收载各类附方11096首,涉及临床各科,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其中2900多首为旧方,其余皆为新方。治疗范围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所用剂型亦是丸、散、膏、丹俱全,且许多方剂既具科学科,又有简便廉验之特点,极具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