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32860400000045

第45章 科学治水典范——李冰

李冰是我国科学治水的典范,伟大的水利学家。他领导创建了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在水利史上立下了千古奇功,名扬世界。

李冰(前302~前235),今山西运城人,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都有研究。大约在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守。他到任后看到当地严重的自然灾情,就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设计并组织兴建了都江堰。整个工程是由分水堰、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工程组成的,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合理,同时具备防洪、灌溉、航运三种作用,充分体现了李冰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

在兴建都江堰初始,李冰和他的儿子李二郎对岷江两岸的地势进行了实地考察,仔细地记录了水情。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治理岷江的合理方案,开始了兴建都江堰的工程。他们先是在岷江的上游打开了一个20米宽的口子,叫它“宝瓶口”,让岷江分出一条支流向东流去,一来可以减少岷江的水量,二来可以灌溉岷江以东的土地。在江南岸剩下一堆孤立的岩石,形状就好像是大石堆,这就是后人称做的“离堆”。在江心,采取了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为两支,让其中的一支流进宝瓶口。为了实现在江心的建筑,李冰另辟新路,吩咐竹工们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里面装满鹅卵石,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筑成了分水大堤。这样,岷江水被分成东西两股。西面的叫做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面的叫做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道的头上就是宝瓶口,在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再分成许多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面积达20多万公顷。飞沙堰高度适中,具有分洪和减少宝瓶口泥沙的功能。从此,岷江水开始为民所用。以后,李冰又多次对都江堰进行改进,彻底保证了都江堰对水患的遏制作用。

李冰在治水的过程中,排除了种种迷信势力的阻挠,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水患,而且他成功地解决了由于秦王的亲戚华阳侯的嫉妒,所制造的一系列的谣言和中伤事件,及时地处理了工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但是华阳侯的险恶用心还是让李冰受到了革职的处罚。温柔贤淑的李夫人甘当人质,为李冰赢得了宝贵的治水时机,使工程取得了最后成功。百姓们对李冰感恩戴德,但李夫人却病死在咸阳。

李冰为蜀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永远怀念他。两千多年来,四川人民把李冰尊为“川主”。1974年,在都江堰枢纽工程中,发现了李冰的石像,其上题记:“故蜀郡李府郡讳冰”。这说明早在1800年前,李冰的业绩已为人民所传颂。近人对李冰的功绩也极为赞赏。1955年,郭沫若到灌县时,题词:“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

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它悠久的历史举世闻名,它设计之完备令人惊叹!他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

延伸阅读

“屁股印”和“滚龙槽”

传说,古时的岷江中恶龙为害,李冰的儿子二郎带领海山七圣去降龙。一场恶斗,七圣和猎狗哮天犬全部战死,恶龙也身负重伤向南逃去。二郎追到青城山,不见了恶龙的踪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遇到一位老婆婆。老婆婆知道他是李冰的儿子,为捉恶龙来到此地,就对他热情接待,煮好了面条请他吃饱肚子。不久,化作人形的恶龙也来到老婆婆的家,向老婆婆乞求食物充饥。老婆婆一眼就看出这是一条恶龙,也煮了一锅面条让它吃,谁知,面条到了恶龙的肚子里,都变成了带铁钩的链条,使它不得不束手就擒。至今,青城山下还有李二郎坐过的“屁股印”和恶龙打滚的“滚龙槽”这两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