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32860400000041

第41章 金刀令公——杨业

杨业是北宋早期北方边境的抗辽名将,屡次击败当时东亚地区最强大的辽国的入侵,威震塞北,令契丹闻风丧胆,被赞誉为宋朝北方边境的擎天支柱。

杨业(?~986),名继业,北宋名将,是杨家将最早的统帅,太原人。本名重贵,原是北汉的大将,北汉被宋朝平定以后,他就做了北宋的将军。因为他能征善战,骁勇无比,所以人们称他“杨无敌”。

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武艺高强,十分器重他,任命他做大将。宋太宗灭了北汉,想乘胜攻打辽,收复北方失地。宋军攻势凌厉,北方有几个州的辽国守将纷纷投降。宋军一直打到幽州。后来,辽国派大将耶律休哥救援。双方在高梁河开战,宋兵大败,宋太宗乘了一辆驴车逃回东京。

从此之后,辽军不断袭击宋朝边境。宋太宗十分担心,就派杨业为代州刺史,扼守雁门关。

杨业不负重托,在契丹军出入的各个要道口,连续修建了阳武寨、崞寨、西陉塞、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均在今代县、繁峙境内)6个兵寨。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三月,契丹十万军马来攻雁门,杨业率部用堵截和奇袭办法,大败契丹军,杀死他们的节度使、驸马、侍中肖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从此,敌兵一见“杨”字大旗,便吓得心惊胆战而不战自退。朝廷由此提升他为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杨业驻守雁门关八年之久,契丹军始终不敢侵入一步。

北宋雍熙三年

(986)正月,宋军大举攻辽,以东路军曹彬、崔彦进率主力直取幽州;另以米信、杜彦圭部出雄州,田重进部出飞狐。二月,西路军以潘美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杨业任副都部署,王侁、刘文裕为监军,率部出雁门。宋太宗原计划曹彬所率主力大张声势,扬言直取幽州,持重缓进,将辽军吸引在幽州,以利于西路军顺利攻占沿途州县,然后会师攻取幽州。

三月,西路军出雁门,击败辽军,辽寰州刺史赵彦辛降宋;进围朔州,辽节度副使赵希赞以城降宋。辽以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为山西兵马都统,率军抵抗潘美、杨业所统宋西路军,尚未到前线,潘美、杨业军又攻辽应州,辽节度使艾正以城降宋。四月初,潘美、杨业军又攻占云州,辽大同军节度副使赵毅等降宋。在西路宋军攻城俘将、连连得胜的形势下,作为主力的东路宋军为争功,不等与西路军会师,违背诏旨,自行北上攻占涿州,又因粮尽退兵。

五月,宋东路军又进至岐沟关北,受到辽军主力的追击而大败,宋太宗遂令西路军退回代州,护送云、朔、寰、应四州民户南迁。辽军大败宋东路军后,耶律斜轸部得以全军十余万西攻;六月,攻占寰州,宋守军千余人战死。面对强敌,杨业对潘美、王侁等建议:“贼势盛,不可与战,姑密谕云、朔等将先出寰,我师次应州,贼必悉众来拒,俾朔州吏民直入石碣谷,列强弩千人于谷,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万全矣。”未被采纳。

七月,杨业被迫出军,要求潘美等在陈家谷口接应。辽军主帅耶律斜轸得知杨业出兵,令部将萧挞凛设伏兵于路,杨业战败。而潘美、王侁等则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开陈家谷口,杨业转战退至陈家谷口,无人接应,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而被辽军俘虏,在被押赴辽国途中绝食三天而死。

延伸阅读

一门忠烈——杨家将

传说宋、辽在金沙滩一带交战中,辽王佯请宋王到辽营举行“双龙会”,妄图一网打尽宋室君臣。宋室君臣四下派人打探情报并掌握了辽王的这一真实意图后,深知是“鸿门宴”,为确保宋王迅速安全地撤离危险地带,杨业让大郎假扮皇帝赵光义,命二郎延安、三郎延定、四郎延辉、五郎延德、八郎延顺等随行保护,自己带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等,保驾宋君突围。双龙会上,大郎用袖箭射死辽天庆王,辽臣见状,即命四下伏兵包围了赴宴的宋室全部文臣武将。经过一场恶战,四郎、八郎被俘,大郎、二郎、三朗战死,而三郎死得最惨,在荒草滩被乱马踏成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