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32860400000039

第39章 唐朝战神——薛仁贵

薛仁贵是唐朝的爱国名将、民族英雄,官至左威卫大将军、安东都护。纂写的《周易新本古意》为世界上第一部辨证法理论的军事著作。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能让敌人在未开战之时就下马跪拜的将军,打败过铁勒等诸多外族侵略,是中华民族不该忘记的战神。

薛仁贵(614~683年),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父亲薛轨早丧,虽自幼家贫,但是习文练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过人。但是生于乱世之中,未有什么发展,长大务农,娶妻柳氏。到30岁的时候,记载中描写他穷困不得志,希望迁移祖坟以带来好运。他的妻子说:“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现在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等你富贵还乡,再改葬父母也不迟!”

仁贵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告别妻子,应征入伍,开始了他驰骋沙场40年的传奇经历。

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命程名振征讨高丽,以薛仁贵为其副将。薛仁贵于贵端城击败高丽军。第二年,薛仁贵又和梁建方、契苾何力等,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当时,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射者无不应弦倒地。接着,又与高丽军战于石城,遇善射敌将,杀唐军十余人,无人敢当。薛仁贵见状大怒,单骑突入,直取敌将。那个敌将慑于薛仁贵勇武,来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贵生擒。不久,薛仁贵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将土,战后他因功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龙朔元年(661),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回纥。临行,唐高宗特在内殿赐宴,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位贵率军赴天山后,回纥九姓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全部坑杀。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从此,回纥九姓衰败,不再为边患。

乾封元年(666),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死,其子泉男生继位,但为其弟泉男健驱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唐高宗派庞同善、高品前去慰纳,为泉男健所拒,于是,唐高宗命薛仁贵率军援送庞同善、高品。行至新城,庞同善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得知后,率军及时赶到,击斩敌首数百级,解救了庞同善。庞同善、高品进至金山,又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闻讯后,率军将高丽军截为两断奋击,斩首5000余级,并与泉男生相遇。对此,唐高宗特下诏慰勉薛仁贵。接着,薛仁贵又率两千人,进攻高丽重镇扶余城,这时,部将都以兵少劝他不要轻进。薛仁贵说:兵“在善用,不在众”,于是率军出征,这次战役,他身先士卒,共杀敌万余人,攻拔扶余城,一时声威大振,扶余川40余城,纷纷望风降附。这时,唐又派李绩为大总管由他道乘机进攻高丽。薛仁贵也沿海继进,与李绩合兵于平壤城,高丽降伏。之后,唐高宗命薛仁贵与刘仁轨率兵二万留守平壤,并授薛仁贵为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兼安东都护。薛仁贵受命后,移治平壤新城。他任安东都护期间,抚爱孤幼,存延伸阅读

薛仁贵虎口勇救鲁国公

新绛城西关,有个老虎坡,传说薛仁贵投军时,曾在这里打死猛虎,救过鲁国公程咬金。

当时薛仁贵两次投军,挨打受辱,憋着一肚子气到处转悠。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远而近。抬头望去,只见一员黑面将官气喘吁吁地落慌而来,马后紧追着一只吊睛白额的斑斓猛虎。那将官惊慌失措,倒提大斧,边跑边喊:“救命!”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仁贵大喝一声:“我来救你!”便一个箭步从两三丈高的崖上飞身跳下,恰好落在那猛虎的屁股后。老虎猛吃一惊,正要返身相扑,却被仁贵揪住尾巴用力一甩,一下掀了个四脚朝天。那畜生吼声如雷,正待挣扎,仁贵早一脚飞去,直踢得它眼珠暴出,血流如注。接着,仁贵身子一弓,双手把半死不活的老虎高举过头,一下摔死在坡下,鲁国公也因此获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