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政治演进
32854100000043

第43章 神龙政变

公元626年,唐王朝建立的第九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诛杀了前来上朝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为了避免重蹈前朝隋文帝的覆辙,便立即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为太上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虽有杀兄逼父之过,但却从此开创了大唐盛世,继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经历了二张乱政,武周政权,母子、君臣关系空前紧张,有人企图搞一场宫廷政变,把二张处死,逼武则天提前退位。这一时期,最想发动政变、杀死二张的有两拨人,一拨是李唐皇室,另一拨就是反对二张的大臣。

权臣谋划政变

大臣中的核心人物是张柬之,长安四年,大器晚成的张柬之以80岁的高龄拜为宰相。此时已是武周王朝的多事之秋,二张兄弟气焰嚣张,国家前途未卜,对于张柬之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除掉二张,确保太子李显顺利继位。为此,张柬之做了三方面的准备工作:

第一,策反官员。张柬之策反的最重要人物就是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当时,武周中央军的军事力量共有两支,一支叫做北衙禁军,另外一支叫做南衙卫兵,北衙禁军的最高统帅就是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在政界,张柬之策反的两个最重要人物是司刑少卿桓彦范和中台右丞敬晖。这样一来,政变的核心集团就形成了。

第二,加强军方力量。军方仅仅有一个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远远不够,张柬之利用宰相有用人权的机会,把自己的亲信都安插到了羽林将军的位置上。

第三,联络李唐皇室。政变必须得到皇室的支持,诛杀二张必须打着皇室的旗号进行,否则就是犯上作乱。当时太子李显,每天从玄武门进宫给武则天请安,桓彦范和敬晖两个人担任羽林将军负责门卫,就由他们截住太子,秘密策划政变。

皇室积极参与

此时,武则天活着的子女只有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这三个人利益一致。太子李显是政变的旗帜,他的存在本身就发挥着作用。相王李旦很早就开始掌握军权,担任左卫大将军,一旦政变,可以由他带领南衙卫兵控制政府,稳定首都。

虽然太平公主的所作所为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但从政变之后,太平公主被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丈夫和儿子都加官进爵可以看出,她在政变中确实有非常大的功劳。

女皇被逼退位

神龙元年,武则天继续卧病长生殿,身边只有二张兄弟出入,一点都没有还政给太子的意思,人们担心一旦武则天突然死去,二张会趁机行动。在紧张的局势下,政变指挥部终于决定开始行动。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政变爆发。

按照计划政变兵分四路,第一路由张柬之带领部分禁军将领和禁军的士兵冲进玄武门,控制入宫要道;第二路由李多祚带领部分禁军将士到东宫迎接太子,然后两路会合,进入皇宫杀死二张,逼武则天退位;第三路由太平公主策反好的宫女在宫里做内应;第四路由相王李旦和袁恕己发兵,控制政府,稳定首都。

参与政变的将士们顺着玄武门冲进武则天的寝宫,这时,张氏兄弟还在睡觉,听到外面有动静赶紧披衣起床,刚走出门就被士兵杀死在外廊之下。

杀死二张后,张柬之等人带兵进入了武则天的寝殿长生殿,被惊醒的武则天抬起头,只见一片刀光剑影,此时,曾经叱咤风云的女皇已经无可奈何了。

神龙政变标志着千古女皇武则天政治生涯的结束。神龙政变后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人都被封为王,成为异军突起的势力。同时,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势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当了皇帝的李显必须面对种种正在崛起的势力。

延伸阅读

武则天的另一面

据说,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全唐诗》等录有其诗58首,多为庙堂祭奠之作,然也间有记游抒情诗篇,其《如意娘》诗云: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作为女皇的武则天,是一个铁腕人物,给人留下女中须眉的印象,然作为女人,也有情意缠绵,柔情若水的一面,于此诗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