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吃药不如吃对食物
32794200000035

第35章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1.疾病简述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也称之为经前期综合征,是指育龄妇女在月经前7~14天,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出现乳房或乳头胀痛、面浮肢肿、月经先期、情绪变化、头痛等一系列症状,而没有乳房疾患。月经来潮时症状即可消除。我国医学认为,导致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因肝郁气滞、肾水不足。

2.食疗选方

⑴清热宁神汤

原料:三棱、莪术各10~20克,红花6~10克,桃仁10~24克,丹参10克,生大黄10~15克,大枣7枚,牛膝15克,甘草6克。

做法:以上原料一同用水煎服。

功效:适用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患者。

⑵桂圆红枣粥

原料:莲籽20克,桂圆、红枣各10枚,糯米100克。

做法:莲籽洗净,用温开水浸泡4个小时,和洗净的桂圆肉、红枣、糯米同放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煨煮成粥即成。可早、晚分食。

功效:益气,健脾,止泻。适用于脾气虚弱引起的经前泄泻。

⑶姜桂牛肉汤

原料:黄牛肉250克,生姜片15克,肉桂、小茴香各2克,精盐、黄酒、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黄牛肉洗净,切薄片,和生姜片、肉桂、小茴香、精盐、黄酒一起放进砂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炖到牛肉熟烂如酥为止,并趁热加胡椒粉,拌匀即可。当菜佐餐,也可随意服食。

功效:温肾健脾。适用于脾肾虚引起的经前浮肿。

⑷白扁豆橘皮粥

原料:鲜橘皮30克,白扁豆、粳米各50克。

做法:鲜橘皮洗净,切丝或是捣成碎末,备用。白扁豆洗净,投放到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煮40分钟。白扁豆熟烂时,加洗净的粳米和橘皮丝或橘皮碎末,再用小火煨煮成稠粥。可早、晚分食。

功效:益气,健脾,止泻。适用于脾气虚弱引起的经前泄泻。

⑸芦笋糊冷饮

原料:罐头芦笋1听。

做法:罐头芦笋启封后,取芦笋和汁液,倒入家用粉碎机中,快速打成糊状。然后放等量的凉开水,搅拌均匀后放进冰箱即可。每天2次,当冷饮食用。3天内饮用完。

功效:养阴平肝。适用于阴虚阳亢引起的经前头痛。

⑹黑芝麻豆奶

原料:黑芝麻30克,黄豆40克,红糖30克。

做法:黑芝麻拣去杂质,洗净,晾干。先用微火将黑芝麻炒熟,并趁热研成细末,备用。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8个小时,用家用粉碎机研磨成浆,用洁净的纱布过滤,所取浆汁放入砂锅内,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煨煮15分钟(以不溢出为度)。然后加红糖,同时调入黑芝麻细末,拌匀后即可食用。可当饮料,随意食用。

功效:养肝补血,定眩。适用于肝血不足引起的经前眩晕。

⑺玫瑰金橘饮

原料:玫瑰花瓣6克,橘饼半块。

做法:玫瑰花瓣洗净晾干,和切碎的金橘饼一起放进有盖的杯内,用沸水冲泡,杯盖拧紧,焖放15分钟后即可饮用。当茶频饮。一般可冲泡3~5次,当天吃完。也可一起嚼服玫瑰花瓣和金橘饼。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消胀。适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经前乳胀。

⑻血府逐淤汤

原料:桃仁12克,红花、生地、当归、赤芍、川芎、牛膝各10克,枳壳、桔梗各6克,甘草、柴胡各3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用水煎2次,取汁约200毫升。口服,每次100毫升,每天2次。

功效:活血祛淤,行气止痛。适用于淤血阻滞型经前期综合征。

⑼白术痛泻饮

原料:炒白术15克,白芍、防风各10克,陈皮6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用水煎2次,取汁200毫升。每次100毫升,每天口服2次,每天1剂。

功效:补脾疏肝,调气机,止痛泻。可有效治疗经行泄泻。

⑽知柏地黄汤

原料:熟地24克,山药、山茱萸肉各12克,茯苓、丹皮、泽泻各9克,知母、黄柏各6克。

做法:用水煎。每天1剂。

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手足心热的患者。

3.药茶/药酒选方

三花饮

合欢花、代代花、玫瑰花各10克。

做法:以上原料一同用水煎。每天1剂,连服1周。

功效:安神。适用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患者。

4.生活建议

⑴首先要先了解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来月经时,不要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应该注意多加休息。

⑵在饮食方面要多加注意,应少盐,以免引起水肿。同时还要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经期腹部胀痛感。

⑶保持情绪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除了精神上的紧张和思想上的负担之外,还应以坦然的心态对待月经,要做到宽慰和放松的心态迎接月经。

⑷多参加体育锻炼。可适当进行一些中等强度、有规律性的有氧运动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量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通过锻炼可以有效增加机体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