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物理知识知道点:走进声音世界
32405600000099

第99章 化噪声为福音

正当世界上许许多多的环保专家,处心积虑地想办法,如何消除噪声危害的时候,却有一些科学家在做着另一类的试验,他们试图将噪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用来为人类服务。

用其发电。噪声是一种能量污染,如喷气式飞机的噪声功率达10000瓦。科学家发现人造铌酸锂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将声能转变成电能的本领。因此,可用噪声来发电,设计了一种声波接收器,将其与声电变换器连接,就能发电。

用其制冷。利用微弱的声振动来制冷的技术,是一项新的制冷技术。第一台样机已在美国试制成功,不久的将来人们将用其制冷。

工业用燃烧炉工作时常会发出轰鸣噪声,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解决起来非常棘手。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学院津恩教授,却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脉冲燃烧系统,能够充分吸纳工业燃烧炉产生的这种噪声,并把它转化为有用的能量。这种燃烧系统是个巨型喇叭状伸缩管,通过机动挡板调节燃烧室的内部尺寸使之与噪声共鸣,燃烧室本身的噪声就会对火焰起到鼓风作用并给燃烧过程添加能量,从而提高了燃烧炉工作效率。通过在垃圾焚化炉试验,这种燃烧系统不仅节约了燃料,而且废气排放量也减少了50%~75%。

马路上的交通噪声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德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和压力构造机相似的特殊装置——音响收集器,能将噪声转化为电能。如果在马路的两侧安装上许多这样的装置,用来吸收交通噪声,这样不仅减小了噪声污染,而且所发的电还能用来供马路照明之用。

日本科学家的设计则更为巧妙。他们研制成功了一种“自然音响合成模拟器”,能将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人们的喧闹声等,按程序合成模拟出各种有节奏的音响,这样居民在家中安上这种装置后,听到的就不再是刺耳的噪声,而是类似天籁的声音。

用噪声施肥,这是美国科学家丹卡尔森的发明。丹卡尔森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某些农作物受到噪声刺激后,其根、茎、叶表面的小孔明显扩大,这很有利于养料的吸收。于是他在西红柿地里做起了试验,在100分贝的汽笛声中,多次给作物施肥和喷洒生长剂。结果,不仅西红柿的产量很高,而且个头也比普通的大1/3。之后他对土豆、水稻等作物试验,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噪声不仅可施肥,还能除草。有一种“噪声除草器”,它发出的噪声可使地里的草种子提前发芽,这样人们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将杂草除掉了。

除此之外,噪声在烟囱除尘、干燥食品、酿制美酒等方面,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很早就有人大胆地幻想,如果我们身边的噪声,有朝一日能化为美妙的乐音,那该有多好呵!人们这个美好的愿望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日本科学家已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并且取得初步的成功。在日本横滨车站的背后有座“细雨桥”,人们踏过桥板时,便会听到一阵阵犹如雨打芭蕉时的动听的淅沥声。这声音就是通过设在桥栏杆上的一套装置,吸收脚步产生的噪声转化来的。在爱知县丰田市有一座桥比这更有趣,行人沿着一侧从这头走到那头时,它奏出法国民谣《在桥上》,沿着另一侧返回时它又奏出日本民歌《故乡》。目前,这类“音乐桥”遍布日本各城镇,总数已超过数百座。

利用噪声为人类服务的研究,到今天才算刚刚起步,以后要走的路子还很长。但无论时间有多久,科学终究能“化噪声为福音”,让噪声也成为美好、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