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让理财成为一种习惯
32346600000096

第96章 希尔顿的财富延伸

被称为世界“旅店帝王”的康拉德·希尔顿,缔造了一个全世界无可匹敌的“旅店帝国”。这个帝国跨越国界,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大都市里,共树立起210座高楼大厦,而且无一不是举世闻名的豪华旅店。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庞大的“旅店帝国”,竟创始于1907年,美国希尔顿家的土坯房里。那一年,正值美国经济危机,全国上下一片恐慌,20岁的希尔顿在圣诞节自己生日这天,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安东尼奥镇自家堆满杂货的土坯房里,开办了第一家家庭式旅馆,并在这间土坯房里,为自己庆祝了20岁生日。当天,希尔顿对母亲说:“我要集资100万美元,盖一座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新旅馆。”随后,他指着报纸上的一大堆地名说:“我要在这些地方都建起旅馆,一年开一家。”

1928年,时光一晃就过去了21年。那天仍然是圣诞节,希尔顿41岁的生日。那一天,他20年前所有的梦想都一一实现了,并且速度大大超过了当年的预期。在达拉斯、阿比林、韦科、马林、普莱恩维尤、圣安吉诺和拉伯克都相继建起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饭店——希尔顿饭店。

如今,在国际旅游者眼里,希尔顿旅店永远都是首选入住旅店。希尔顿旅店的房间舒适宽大、功能明确,划分为办公区、放松区和盥洗区,凡入住希尔顿的旅客,均可赢得50多个航空公司的飞行旅程积分。国际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的各个旅店,每天共计接待数十万名各国旅客,年利润达数亿美元,雄居世界旅馆业的榜首。除南极之外,希尔顿旅店已经遍布全球。

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从一家家庭式旅馆扩展到200多家高档酒店,如今,希尔顿旅店已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各大城市,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饭店。那么,发展如此之快,财富如此之多,希尔顿的成功秘诀又是什么?

希尔顿是天才的投资家。早在创建家庭式旅馆时,希尔顿就曾指天发誓:“我要让每一寸土地都长出黄金来。”后来,希尔顿用成功的事实,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投资天赋,他从不忽略任何一次生财的机会,也从不让自己拥有的任何一寸土地闲置静睡。

70多年前,希尔顿以700万美元买下了纽约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酒店的控制权,然后,他以极快的速度接手管理了这家全纽约最著名的宾馆。当一切欣欣向荣,开始进入最佳营运状态之后,希尔顿开始像园丁一样,查找任何可能被疏忽闲置的“菜地”,寻找这家酒店里可能存在的生财之道。

那段时间,希尔顿常常在酒店的前台驻足观望,他的眼光像鹰一样,注视着大厅中央四根巨大的通天圆柱。他一次次在这几根圆柱周围徘徊,经过反复推敲这些柱子的构造,希尔顿发现,这四根空心圆柱从建筑结构上讲,根本就没有支撑天花板的力学价值。那么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美观吗?美观却没有实用价值的装饰,就是对空间的巨大浪费,希尔顿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一箭只射一雕”。

于是,希尔顿迅速请人把大厅中央的四根通天巨柱改造成了四根透明玻璃柱,并在玻璃柱内设置了可以随时更换的漂亮的玻璃展箱。在广告充斥的时代,这四根圆柱经过如此改造,就从装饰品迅速变成了可以挣钱的广告展位。没过几天,纽约那些精明的珠宝商和香水制造商,便把这几根柱子租了下来,把自己琳琅满目的产品摆了进去。希尔顿坐享其成,每年由此而多出了24000美元的展位租金。

除了拥有一双善于发现机会的慧眼,身为犹太人的希尔顿还非常懂得“借”财投资。

借他人的钱袋、借他人的资源、借他人的智慧,发自己的财,是犹太商人的“借”财之道。犹太人有一句商界名言:“如果你有1元钱,却不能做10元甚至100元的生意,你永远成不了真正的企业家。”希尔顿就非常善于借他人之“势”,成就自己的事业。犹太人几乎每人都有一本圣书,名叫《塔木德》,这是他们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塔木德》上有一句名言:“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

当年,希尔顿建造的第一所大型旅店,就是“借”财投资。当时,希尔顿口袋里只有5000美元,却看中了一块土地,他想在那块土地上建造一所宏伟的旅馆。这块土地的所有者——一个叫德米克的地产商人——开价30万美元。希尔顿不置可否,却请来了房地产评估师为他理想中的旅馆进行测算,评估师告诉他,要建造这样一座旅馆,起码需要100万美元。

很不幸,希尔顿当时口袋里只有5000美元,这个100万美元的旅馆的愿望,看起来像是痴人说梦。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希尔顿把自己投资家庭旅馆的收入都拿了出来,和朋友一起,才凑了10万美元。虽然这点钱还不够买地皮,但希尔顿却有自己的主意。他再次找到地产商德米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签订了一份租借土地的合同,租期为100年,分期付款,每年租金为3万美元,德米克保留土地所有权,如果希尔顿不能按期付款,德米克可以收回土地,并得到土地上的饭店。于是,希尔顿第一年只需支付3万美元,而不是30万美元,就得到了土地的使用权。这让希尔顿省下了27万美元,但距离100万美元还相差很大。

于是希尔顿又找到德米克,要求以土地作为抵押去贷款,德米克虽然生气,但也没办法。于是希尔顿又顺利地从银行贷得30万美元,并且又从一个土地开发商那里获得了20万美元的投资,这样他的资金就达到了57万美元。

饭店建到一半时,这57万美元也用光了,希尔顿又陷入了困境,这时,他又找到德米克,说明情况,希望他能出资,把饭店建完。为了让德米克同意,希尔顿许诺将每年的租金提高到10万美元,已经将土地抵押了出去的德米克,只好同意了希尔顿的请求。

道可道,非常道。“借”财之道,人人可为,当“无力买鞋”之时,亦可向他人“借鞋”。不过,行此道,有两点必须辨析清楚:其一,“借”财之道,关键是“借”,绝不是“诈”,更非“骗”。“借”财能生财,而“诈”与“骗”只能生祸,其二,借债还钱,天经地义,而且要让债权人获得超乎常人的利益,实现双赢,此乃“借”财之道的要义。

敢于借,善于借,借中生财,这是个大学问。

希尔顿的投资理财观,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学习,并值得我们穷尽毕生精力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