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出一个聪明宝宝
32340000000012

第12章 观察力训练

宝宝能观察才会发现

观察力对于宝宝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各个行业其实都离不开观察,在培养宝宝的时候,要从思想上意识到观察并非一件易事,这是培养孩子观察力的第一步。

能观察才能发现

“发现”首先来自于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知觉来源的高级形态。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发展的开始阶段,同时也是观察力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宝宝由于年龄小,其生活经验少,认识大千世界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观察了。

人们的观察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其观察的目的性和持续的时间也渐渐向着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而增加。

宝宝观察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获取知识的多少与深浅。所以,从小注意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和认识世界,具有长远的意义。

陶陶的观察能力培养记

陶陶是个聪明、活泼的大班小朋友,他对什么东西都十分好奇,什么都要摸一摸,碰一碰,看一看,问一问。每当这时,陶陶爸爸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陶陶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陶陶懂得了许多知识。到了幼儿园,陶陶就把自己的新发现、新知识告诉小朋友,小朋友都觉得陶陶懂很多,都叫他“小博士”。

最近,陶陶家新购了一套商品房,装修队的叔叔正忙着为新房装修。这天电工叔叔来装灯,陶陶又好奇地围着电工叔叔转,在边上看电工叔叔工作,还不时地问这问那。灯管装好了,电工叔叔一摁开关,“啪”灯亮了,陶陶高兴地叫起来:

“让我试试,让我试试。”

试了几下后,陶陶似乎又发现了什么,他走到爸爸妈妈的身边,拉着爸爸的手,神秘地指着灯管对爸爸说:“爸爸,开灯时我发现灯管是两头先亮的,中间后亮的,你看。”陶陶又试了一下给爸爸看。

“不错,真是这样的,好孩子你观察得真仔细,又发现了问题,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不知道。”陶陶疑惑地回答。于是爸爸又把其中的道理告诉了陶陶,他听了恍然大悟,点了点小脑袋。他又长见识了。

在上面小事例中,陶陶爸爸对陶陶的“发现”不仅十分珍视还给予了高度的赞赏,他的做法让陶陶增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陶陶的观察力和智力。

观察力是人类感知觉发展的最高形式,它对于帮助宝宝获得周围环境的信息和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宝宝观察力的培养,首先要从基本的感知觉能力的培养入手。

爸爸妈妈平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宝宝的感知觉器官,注意保护眼睛、耳朵、嘴巴、鼻子、手等器官的健康发育。

其次要多为宝宝提供机会,以此来刺激各项器官的发育,让宝宝多看美丽的图画,多动手、多说话,并且教给宝宝丰富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宝宝的观察力,保证孩子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过程,让他的兴趣持续长久。

重视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和训练

敏锐的观察力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而心理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观察力的培养。爸爸妈妈要重视对孩子观察力的培养,珍视宝宝的“发现”。

要引导宝宝有目的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培养宝宝对于观察的兴趣,让宝宝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事物。与此同时,爸爸妈妈要教宝宝一些有效的观察方法,让宝宝能够更加正确地观察环境和生活。

·亲子心经·

有的爸爸妈妈对于宝宝满心欢喜的“发现”,一笑了之,或者嫌宝宝“罗嗦”“烦”,这种做法很容易挫伤宝宝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令宝宝丧失对事物的观察兴趣。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宝宝的观察能力得不到提高。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就更不谈的上发明创造了。

培养宝宝对生活的观察力

“发现”是宝宝不可遏制的天性,而宝宝“发现”事物奥秘的基本途径主要就是通过玩具、游戏、户外活动和家务活。

在宝宝的生活中发现世界

●在家庭劳动中发现世界

家务,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可以说是一项工作之外的负担,但是对于我们的小宝宝来说,他们看到爸爸妈妈在做家务,反而有着很大的好奇心,当做一种有趣的游戏,争吵着想要去做。宝宝一般从1~2岁开始,就会变得非常喜欢做家务。

如果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能够抓住给宝宝提供做家务的机会,他就会通过这些活动“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去培养宝宝的发现乐趣和能力,能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很随意的就将观察和生活相互结合起来。

宝宝会观察并发现生活了

昨天洗澡的时候,小青在澡盆里发现一根长长的头发,我问她:“这是头发,青青的头发呢?”小青指指自己的头上,看来现在她已经会观察生活,而不需要像1岁前那样指着一个东西教好多遍了。正逢国庆节,中央台的梦想中国和星光大道节目近两天正在决胜负,宝宝看着电视,对唱歌、跳舞有了浓厚的兴趣,有时会哼一句很好听的调子,有时会转圈,有时会一蹲一站地扭屁股,有时会像芭蕾一样站,看着他对大动作越来越领悟的行为,真欣慰啊!晚上让宝宝睡觉的时候,小青不停地揉耳朵,又用自己的手指试图伸进耳洞里掏,我想起来刚才玩积木的时候,她也拿着一块积木在耳朵边塞来塞去。于是我决定壮着胆给宝宝掏一次耳朵。宝宝很配合,躺着一动不动,静静地闭着眼睛,一定是做对了决定,因为很快就掏出难以置信的好长好大的一块分泌物。看来以后除了剪指甲,还有这项清理工作需要做了。前天,青青爸爸用他一贯宽容的行为教会了我一件事:吃完水果后,宝宝去拿空的玻璃水果盆,大家都有要阻止的意思,爸爸说:让她拿。并对宝宝说:当心点,拿到厨房去给阿婆洗。宝宝小心地捧着水果盆稳稳地走到厨房交给阿婆。其实信任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为什么不给宝宝多一点信任呢?于是,昨天我把装了半盆水果的玻璃水果盆让小青拿到客厅里,那时的小青正准备拿盆里切好的苹果吃,但这件允许她做的事情一定是给了她莫大的荣誉,所以她一块也没有吃,就稳稳地拿着水果盆到了客厅给大人吃,并变得好像大孩子一样没有抢里面的水果,而是等大人拿给她吃。发现宝宝的进步与能力,正是我们家长所需要做的。

●在玩玩具中发现生活

宝宝玩玩具从来都不会依照玩具说明书上的具体玩法,其实不管他是拿在手里玩,还是往地上砸,或者违反玩具说明书的指导玩得离经叛道,这都是宝宝“发现”玩具趣味的方式。爸爸妈妈让宝宝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玩,去寻找玩具中的趣味,对于宝宝观察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在游戏中发现世界

游戏一直都是宝宝的最爱,小小的游戏无论是形式上的改变,还是在您和宝宝一同游戏过程中的一些小的事件,都很容易的让宝宝变得兴奋起来,让宝宝对游戏产生别样的兴趣。宝宝在玩耍的过程中,会渐渐养成好奇和探究事物奥秘的习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培养宝宝的观察力

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可以引导宝宝观察一些他熟悉、感兴趣的、特征比较明显的事物,掌握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然后随着宝宝的兴趣培养起来,再让他去认识其他相对复杂的事物。

比如,宝宝喜欢玩水,我们就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玻璃球、石子、木球、塑料片,把这些材料扔到水中,让他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哪些东西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东西是沉在水里的。宝宝最开始的观察和描述往往漫无目的、缺乏计划性、分不清主次,所以在在培养宝宝观察力时,爸爸妈妈要引导他们按一定顺序观察。比如,我们带着宝宝一起看花,宝宝可能只看到“花开了”这一简单层次,而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的引导宝宝,问问他:“你看这一棵上共有几朵花?”“都是什么颜色的”,然给宝宝能够更加细致的观察、描述。

·亲子心经·

爸爸妈妈在引导宝宝进行“发现”时,要注意尽可能让宝贝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发现”,不要依照大人的想法来对他的行为指手画脚,苛责他,而要及时给予鼓励,将他的“发现”与他已经理解的事物联系起来。

提高宝宝观察力的方法

提高宝宝的观察力,不仅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帮助引导,而且需要好方法来帮助和激励。

提高观察力要循序渐进

观察力本身就是综合视觉能力、触觉能力、嗅觉能力、听觉能力、图形辨别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总和,它是在这些能力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观察力的好坏不仅仅只是眼睛好耳朵灵的问题。所以,爸爸妈妈在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时,要注意循序渐进。

●全方位展开感觉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带着宝宝多到大自然中多看美丽的风景,将宝宝的房间布置得色彩柔和而漂亮,提高宝宝的视觉感官能力。让宝宝在平时多听动人的音乐,让宝宝和周围的人进行交谈来培养宝宝的听力。也可以在给宝宝洗澡时,用不同柔软度的刷子、毛巾来摩擦宝宝的身体,让宝宝能够充分感觉到粗糙和力度。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方面来对宝宝的感官进行训练。

●提醒宝宝记得观察

小宝宝的观察活动,在最初时都是无意识的。这个时候如果爸爸妈妈加以引导和肯定,就会使他对于事物的观察得到强化。例如,你带着宝宝到公园里玩耍,宝宝看到几朵小花、绿绿的小草,还有小动物,都很容易产生大的好奇。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性地问他:“宝宝,你看小狗,小狗好可爱啊!”这就很容易使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到小狗的身上,从而观察得更认真、更细致。

妈妈谈谈宝宝观察力

飞飞妈妈:飞飞今年3岁多了。我觉得飞飞的观察力一般,因为是女孩子,所以对逛街比较感兴趣,而且她观察到的问题与人好像关系比较大,比如有一次她问我,为什么有垃圾桶,大家还把垃圾扔到外面呢?不知道这是不是情商很高啊,这么小就关注环保。我觉得画画对于观察力还是有帮助的,女儿喜欢画汽车和小树。

点点妈妈:点点3岁。我觉得我与老公比起来,我的观察力比较强。我是做策划的,我的这个职业需要关注到每一个细节。我女儿对于一些自然现象感兴趣,比如“为什么天黑了呢?”有的时候也会对周围的人不解,比如“为什么她哭了呢?”如果要花钱去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首先还没有这个意识,其次没有时间吧!

女儿喜欢画画,特别对颜色感兴趣,所以会给她很多涂色的游戏,当然她最喜欢去动物园,在那里她的问题也很多。

和宝宝一同看故事书时,妈妈要细心地指引他注意图片上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小松鼠藏到哪里去了?藏在房子后露出一条尾巴的是什么?引导宝宝注意整幅画面。妈妈在平时去市场上买菜,也可以拿出一颗菜给宝宝玩耍,让他摸一摸、看一看、折一折。宝宝很容易在观察中增加乐趣。

●和宝宝一起观察

在生活中,和宝宝一同进行观察,跟随着宝宝的观察能力来对他进行引导,面对一个观察对象,让宝宝自己仔细观看后再对他进行讲解,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宝宝,会让宝宝在观察实践中得到快乐。

好方法帮宝宝提高观察力

●相互比较

一个事物的发生一般都会有先后顺序,并且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关系。

宝宝根据事物的变化进行按顺序观察的好习惯,对于他们今后能够有条理的思考帮助很大。宝宝在观察完整个事件之后,爸爸妈妈可以问问宝宝:“在这个事情中,哪一个环节是最主要的?”这样的询问对于宝宝抓中心环节,掌握大局都有好处。

·亲子心经·

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其实有很多的方式,依照自己宝宝的发育状况和智能发展情况,选择适合他们观察力培养方法才是最主要的。

●反复观察

让宝宝对一个动作进行反复的观察,对于强化宝宝将各个暂时性联系之间相互贯通,逐步形成连贯一致的整体认识,有很大的帮助。

在反复观察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宝宝的整体意识,既先局部后整体或先整体后局部地观察事物,最终达到全面正确的认识。

宝宝的观察力游戏

游戏一直都是宝宝最喜欢的,而将教育与游戏相互结合起来,也成为了培养宝宝的最有力的工具。下面就给家长介绍几个游戏,来提升宝宝的观察能力。

小小的拼图玩具,对于宝宝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的培养,空间认知和手脚协调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很重要的帮助。拼图是开启宝宝智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起让宝宝在玩的同时集中注意力和观察力。

玩拼图和选拼图

爸爸妈妈在培养宝宝玩拼图时,要有意识引导他们。由易到难的引导,并且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比如,你可以先向他演示拼图拼成一幅完整图形的过程,然后再试着移走其中的某片图形,让他自己学着观察和思考,看看有什么地方不同。在拼图的过程中,你还可以这么问他:“宝宝这两片拼图的颜色相同吗?这片小的换成那片可以么?”引导他建立起从上到下、从边到角的对应关系和空间概念。

宝宝拼图记

在宝宝1岁不到的时候,妈妈就打电话给我,让我给宝宝买一幅中国地图的拼图,说是既锻炼手,又锻炼脑,以后学习起地理就会很得心应手。当时我嘴上答应,可心里直嘀咕,这小宝宝现在还是迷迷糊糊的,能拼什么地图呀?

上个星期天,终于在书店里看到了中国地图的拼图,很遗憾的是有一点儿小,但想到那张张小小的省份拼板在宝宝的小手里能挥洒自如时,又忽略了这点小小的缺憾。在柜台前,我又看到了一本花园宝宝的杂志,图片精美,大气,而且随书赠送了一副拼图,当时就想,在给宝宝拼地图之前,让她先拼拼这个花园,知道什么是拼图。

到家后,我对宝宝说:“宝宝,妈妈今天给你买了非常非常有趣的东西!”宝宝听到这,兴奋得直跳,我取出杂志和拼图,宝宝一下子从我的手里拿过去:“谢谢妈妈!”我把杂志上的拼图取下来:“宝贝,你先好好看一下这幅图,然后妈妈把上面的花园宝宝拆散,你要一块块地拼还原!”没想到一会儿,宝宝就把拼图拼好了。哈哈!宝宝这么的聪明,我想过几天我就又要去买较为复杂的拼图了!

在为宝宝选择拼图玩具时,一定要注意它的材质和安全性,避免它将宝宝稚嫩的小手给扎磨破了。拼图游戏时,妈妈可以和宝宝进行亲子互动,和宝宝进行比赛,增加趣味性,提高宝宝的兴趣。

小小饲养员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让宝宝学会观察动物,培养亲近动物的情感。

玩法:爸爸妈妈要首先给宝宝提供饲养员的工具,比如买些小鱼、小乌龟,将他们饲养在鱼缸中。在平时,可以引导着宝宝给这些小动物喂食,让宝宝自己观察小鱼的颜色、外观和生活习性。比如,让宝宝拿些面包屑或饼干屑,引导宝宝观察小鱼吃东西的样子,问问宝宝:“小鱼是怎么吃东西?”“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时候,尾巴在动,宝宝看到了么?”宝宝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会学着自己观察。

水到底少了吗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让宝宝在观察事物过程中学会思考。

玩法:爸爸妈妈可以先找两个杯子放在宝宝的面前,当然最好依照宝宝的年龄和观察力的发展状况来选择杯子。游戏开始时,可以先在其中任意一杯中倒入半杯水,让宝宝看看清楚,然后在另一个杯子中倒入一整杯的水,让宝宝仔细观察两个杯子里的水的含量。宝宝通过观察,很容易地就能说出:“这个里有一整杯水,而那个杯子里只有半杯。”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再拿出一个杯子,从整杯水的杯子中倒出半杯,然后,让宝宝观察着三个杯子,让宝宝观察先后的这几个杯子的水面高度有何不同,引导宝宝思考,看看这几个杯子的水是不是一样多。

森林大聚会

目的:引导宝宝观察和思考。

玩法:爸爸妈妈找来各种动物卡片,为宝宝虚拟出一个森林聚会的场景。一边给宝宝讲故事,一边让宝宝给动物进行分类。比如,可以按照飞禽、走兽、两栖动物等的标准给动物卡片分类,或者按照动物的大小、颜色来给他们分类。也可以根据你讲的故事,让宝宝自己找找在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宝宝在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毫无章法地将这些动物分类,这个时候,你可以引导着宝宝去认识这些动物,给他一定的思考时间,问问宝宝:“宝宝,是按照着什么标准给动物们分类的呢?”“宝宝,这两个动物放在一起会不会不友好呢?”宝宝在妈妈的指导下,一定会对这些小动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还可以告诉宝宝一些小动物的日常习性和小动物们的长相,让宝宝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差别。比如,问问宝宝:“看小老虎有几条腿呢?”宝宝认真地看了之后会告诉你说:“小老虎,有4条腿。”你又可以问他:“宝宝,那你看小螃蟹有几条腿呢?”这个时候宝宝就能很直观的看出,不同的小动物有很大的差异。当然,你要给宝宝观察时间,要有耐心,顺便从中教他数字概念千万不要代替他观察,一股脑儿地告诉宝宝一切。

西西的发现故事

早上下雨。西西起床后我给他穿衣服,他突然问:这是什么声音?我问他指的什么。他不理睬,神色严肃地又问:这是什么声音?我仔细听听周围,窗外传来刷刷的汽车行驶声,估计是指这个。我说:是汽车在路面行驶的声音,因为下雨,路面上有一点积水,所以声音和平时不一样,知道了吗?西西满意地说:知道。然后问:这是什么车?我说:妈妈也不知道是什么车,得要到阳台上看才知道。他继续侧耳听,过了一会儿问:车怎么跑得这么快?惊讶,他竟然能从汽车的行驶声听出车跑得快慢。

上周日,应西西的要求,我们坐公共汽车去上课。因为以前没坐过,不知道在哪站下,而上课的地方既没有明显的标志也没有站点,需要在附近下车走一段路才能到,这样想打听别人就难了。约摸快到了,给西西爸打电话,他也不清楚,只告诉我途经的一段路因为修地铁封闭了,必须绕道行驶。坏了,坐过了站就要迟到了。正和姥姥商量怎么办,车拐到另一条街。这时,只听西西说:马上就到了。我仔细辨认,可不是嘛,就是这条街,这一站就应该到了。都说女人方向感差,这一点在我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可从来没想到连个2岁的娃娃都不如,惭愧啊。

给西西讲故事,问里面的小动物是什么。西西说:小刺猬。我纠正:不是刺猬,是小鸡。西西用手指着小鸡身上的毛盯着我看,很不认同的样子。我看了看小鸡身上一根根支棱的短毛,嘿,难怪西西说是刺猬,哪有鸡毛长成这样的。我说:这只小鸡画得有点不太好,毛太短了,而且都竖起来了,是有点像小刺猬,以后西西画的时候不要这样画,好不好?西西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