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爷爷奶奶的长征故事
32336800000069

第69章 胜利的前奏

1935年5月,工农红军渡过金沙江,经过会理、德昌、泸沽等地,来到一个叫冕宁的地区。红一军团一师一团,担负了光荣的先遣任务。军委为了加强领导,充实力量,特派刘伯承、聂荣臻两同志分别担任先遣司令和政委,并把军团的工兵连、炮兵连配属一团指挥。

这天,上级把强渡大渡河的任务交给了一团。接到命令后,部队立刻从离大渡河一百六十多里路的一个庄子里,冒雨出发了。

大渡河是长江的一道支流,据说是当年石达开全军覆没的地方。现在,一团的处境也很险恶:后有周浑元、薛岳、吴奇伟等数十万大军追赶,前有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的"精悍部队"扼守着大渡河所有渡口。蒋介石猖狂地叫嚣说:后有金沙江,前有大渡河,几十万大军左右堵击,共军有翅也难飞过。他还梦想,要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经过一天一夜冒雨行军,部队在一个山坡上停下来。这里离安顺场只十多里路,大渡河哗哗的水声都可以听到。一百四十多里路的急行军令战士们极度疲劳,他们一停下来就倒头睡着了。这时已是夜间十点多钟,团长急忙找来几个老乡了解情况。

老乡介绍的情况和他们侦察的基本一致。前面的安顺场,是个近百户人家的小市镇。敌人为了防止红军渡河,经常有两个连在这里防守。所有的船只都己抢走、毁坏,只留一只船供他们过往使用。安顺场对岸驻有敌人一个团(团的主力在渡口下游十五里处),上游的沪定城驻有三个"骨干团",下游是杨森的两个团,要渡过大渡河,必须首先抢占安顺场,夺取船只。

情况刚了解清楚,指挥部便来了命令:连夜偷袭安顺场守敌,夺取船只,强渡过河。刘伯承司令和聂荣臻政委特别指示一团说:“这次渡河,关乎着数万红军的生命!-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胜利的道路!”

看完命令,团政委黎林同志坚决地表示:“我们不是石达开,我们是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的工农红军!在我们的面前,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没有突破不了的天险。我们一定要在大渡河上,为中国革命史写下光辉的一页。”

战士们从梦中被叫醒,冒着毛毛细雨,摸黑继续前进了。

根据分工,黎政委带领二营至安顺场渡口下游佯攻,以便吸引那个团的主力;团长则带一个营先夺取安顺场,然后强渡;三营担任后卫,留在原地掩护指挥机关。

天漆黑,雨下个不停,部队踏着泥泞的小路前进。大约走了十多里,便靠近安顺场了。团长命令一营分成三路前进。

安顺场的守敌做梦也没有想到,红军来得这样快。他们以为红军还没有出海子边少数民族区呢,因此毫无戒备。

"哪一部分的?"红军的尖兵排与敌人哨兵接触了。

"我们是红军!缴枪不杀!"红军战士的回答像春雷,扑向敌人。

"砰!"敌人开枪了。红军的火力也从四面一齐吼叫起来。愤怒的枪声,淹没了大渡河水的咆哮,淹没了敌人的惨叫,顽抗的敌人纷纷倒下,活着的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没命地逃跑!两个连的敌人不到三十分钟就全被打垮。

正在战斗时,团长来到路旁一间屋子里。突然听到一声喊叫:"哪一个?"通信员一听声音不对,枪栓一拉大吼一声:"不要动!缴枪不杀!"敌人摸不清他们的情况,乖乖地缴了枪。事也凑巧,原来这几个敌人是管船的。团长急忙要通信员将这几个俘虏送到一营去,要一营想法把船弄来。

一营花了好大的劲,才把渡船弄到手。这里只有这条船,它现在成了红军唯一的依靠。

占领了安顺场,团长来到河边,只见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河宽约三百米,水深三、四丈。湍急的河水,碰上礁石,卷起老高的白浪。现在一无船工,二无准备,要立即渡河是困难的。团长急忙一面把情况报告上级,请求指示一面作渡河的准备工作。这一夜,他在安顺场街头的小屋里,一会踱着步,一会坐在油灯旁,想着渡河的一切问题。

团长首先想到游水。可是河宽约三百米,水急、浪高、漩涡多,人一下水,就会被急流卷走。

接着他又想到架桥。仔细一算,每秒钟四米的流速,别说安桥桩,就连插根木头也困难。想来想去,唯一的希望还是那只渡船。于是他立即把寻找船工的任务交给了一营营长孙继先同志。

一营长派出许多人到周围山沟里去找船工。一个、两个、三个……等到找到了十几个船工,天已大明了。

庄严的时刻来到了,熊尚林带领着十六个同志跳上了渡船。

“同志们!千万红军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坚决地渡过金沙江,消灭对岸的敌人!”渡船在热烈的鼓动声中离开了南岸。

胆颤心惊的敌人,向红军渡船开火了。

“打!”团长向炮兵下达了命令。神炮手赵章成同志的炮口早已瞄准了对岸的工事,“咚咚”两下,敌人的碉堡飞向半空。红军的机枪、步枪也发挥了威力。炮弹一个接一个炸在敌人的碉堡上,机枪像暴风雨一样卷向对岸,划船的老乡们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

渡船随着汹涌的波浪颠簸前进,四周满是子弹打起的浪花。岸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渡船上。

突然,一发炮弹猛地落在船边,掀起一个巨浪,打得小船剧烈地晃荡起来。团长一阵紧张,只见渡船随着巨浪起伏了几下,又平静下来了。

渡船飞速地向北岸前进。对面山上的敌人集中火力,企图封锁红军的渡船。十七勇士躲过一个个巨浪,避过一阵阵弹雨,继续奋力前进。

一梭子弹突然扫到船上。从望远镜里看到,有个战士急忙捂住了自己的手臂。

“他怎么样?”没等团长想下去,又见渡船飞快地往下滑去。滑出几十米,一下撞在大礁石上。

“糟糕!”团长自语着,注视着渡船。只见几个船工用手撑着岩石,渡船旁边喷起白浪,要是再往下滑,滑到礁石下游的漩涡中,船非翻不可。

就在这时,从船上跳下四个船工,他们站在滚滚的急流里,拼命地用背顶着船。船上另外四个船工也尽力用竹篙撑着。经过一阵战斗,船终于又前进了。

渡船越来越靠近对岸了。渐渐地,只有五、六米了,勇士们不顾敌人疯狂的射击,一齐站了起来,准备跳上岸去。

突然,小村子里冲出一股敌人,涌向渡口。不用说,敌人要把他们消灭在岸边。

“给我轰!”团长大声命令炮手们。

“轰轰!”又是两下巨响,赵章成同志射出的追击炮弹,不偏不歪地在敌群中开了花,接着,李得才的那挺重机枪又叫开了,敌人东倒西歪,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去。

“打!狠狠打!”河岸上扬起一片吼声。敌人溃退了,慌忙地四散奔逃。

“打!打!延伸射击!”团长再一次地命令着。

又是一阵射击。在红军猛烈得火力掩护下,渡船靠岸了。十七个勇士飞一样跳上岸去,一排手榴弹,一阵冲锋枪,把冲下来的敌人打垮了。勇土们占领了渡口的工事。

敌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又一次向红军发起了反扑,企图趁红军立足未稳,把他们赶下河去。红军的炮弹、子弹,又一齐飞向对岸的敌人。烟幕中,敌人纷纷倒下。十七位勇士趁此机会,齐声怒吼,猛扑敌群。十七把大刀在敌群中闪着寒光,忽起忽落,左劈右砍。号称"双枪将"的川军被杀得溃不成军,拼命往北边山后逃跑。红军胜利地控制了渡口。

过了一会,渡船又回到了南岸。孙继先同志率领机枪射手上了船,向北岸驶去,继后团长随之过河。这时,天色已晚,船工们加快速度把红军一船又一船地运向对岸。红军们乘胜追击,又在渡口下游缴了两只船。于是,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渡过了大渡河。

红一团强渡大渡河的成功,有力地配合了左翼兵团抢占泸定桥。很快,泸定桥被红四团胜利夺取了,红军的千军万马在这里渡过了天险大渡河。蒋介石企图把红军变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彻底破灭了。而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英雄壮举,将永远为后人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