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爷爷奶奶的长征故事
32336800000037

第37章 送粮女英雄

1935年4月,妇女粮秣队随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后,向川北剑门关方向行军。粮秣队是个特殊群体,除队长外,都是女同志,担负着粮食运送任务。

那时,一路行军一路打仗。战场在哪里,粮秣队就要把粮食运送到哪里,保障任务越来越重,加之连日来的强行军,每个人都累得直不起腰来。

距剑门关还有七八里地,刚刚爬上一座山峰,女同志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忽然间,看见一座山峰直插云霄,矗立在面前。队长告诉他们说:“这就是剑门关!”

常言道,打破剑门关,好比得四川。这可是一道天险啊!

“有多高?”有人在问。

“嘿,从山顶上丢下一块石头,抽完一袋烟,才能落地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剑门关的险峻气势。

靠近些,只见剑门关峰如剑削,壁如斧劈,峭壁高耸入云,山峰间峡沟深不可测。沿山由北往南,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曲曲折折盘绕在几十米深的悬崖峭壁间。

粮秣队在前卫队的掩护下,贴着石崖一步一步地向上挪动。俯视山谷,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稍不留心,就会坠落山崖,有几名女队员就是这样牺牲的。当时大家身上背的物资足有60多斤,每个人的肩头压得又红又肿。尤其是粮秣队有不少队员过去缠过小脚,刚刚解缚不久,脚踝全都走得红肿,还要负重爬上这样的高山,困难可想而知。

为了激励斗志,战胜困难,粮秣队自编了一些顺口溜和号子,攀行拐弯的时候,前边有人喊:慢转十字拐,后边的就回应:前摆后不摆;登陡岭时,前面喊:陡上加陡,后边的就回应:越陡越好走;走平路时,前面喊:平阳大坝,后面应:扯起两下(快走的意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顺口溜和号子,却给了她们无穷无尽的力量。

行至剑门关的支脉马塘山时,突然遭遇到一股敌人。顷刻间,子弹雨点般向她们袭来。粮秣队的胡桂英正背着一口大铜锅,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有几发炮弹呼啸着朝这里飞过来,后面的队员边隐蔽边喊她快卧倒。她把大铜锅一放,自己却趴在上面,用身体护着它。炮弹落地,溅得胡桂英满身泥土。看她那蓬头垢面的样子,大家都嗔怪地说:“胡大姐,你真‘傻’,不藏在锅下面,却趴在上面,你的皮肉能硬过钢铁吗?”胡大姐拍打着身上的泥土,带着浓浓的家乡口音笑着说:“小鬼,全队就这一口锅,要是被打破了,我们啥都没得吃啰。”逗得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在前卫部队掩护下,粮秣队顺利突破了敌人的封锁,把粮食成功运过了山,跨越了被敌人自诩为“插翅难渡”的剑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