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039

第39章 调查研究(38)

三、节能降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宁夏节能降耗问题难以短期解决的症结所在

宁夏是典型的资源、能源输出型省区,富煤的相对资源优势,使得优先发展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的重工业成为拉动宁夏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2009年,全区一次能源生产量超过3400万吨标准煤,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3.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3%。随着******将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确定为全国火电、煤炭和西电东送源点,以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政策的制定,决定了宁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继续处于重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还将进一步增加,节能降耗的巨大压力将继续延续。

(二)高载能项目的不断增多,使节能降耗更为困难

近年来,随着宁夏经济迅猛发展,市(县)政府加快发展经济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招商引资、争上项目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对执行全区产业发展规划重视不够,存在各自为政、一拥而上、争先发展增长点高的产业现象,重经济增长、轻节能降耗的倾向比较突出。2010年上半年,在扩内需、保增长的压力下,“三高”产业、机电制造、建材、化工等高载能行业蜂拥而上,在川区几乎每个市(县)都在上同类项目,高载能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变得更为困难。

(三)科技支撑力不强,物耗、能耗工业产品比重较大

宁夏节能技术标准体系、节能监督技术体系、节能科技服务市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多数企业能源管理方式仍然粗放。据统计,宁夏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占企业职工的比例比全国低5~7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节能领域的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这些领域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由于企业缺乏高级技术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管理人才,企业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极少,导致企业产品缺乏差异化,工艺装备相对落后,附加值低,物耗高、能耗高、排放高的劣势明显,竞争力弱化。大多数工业主要属于资源初级开发和粗加工型结构,工业企业经营粗放,产品结构单一、档次低,主要以物耗、能耗高的初级产品为主,终端精细产品不多,产品附加值较低。

(四)重点领域的配套政策尚不健全,优惠政策和奖惩机制不完善

自治区先后制定出台了一批鼓励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但还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多项政策法规,缺乏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及利用市场机制有效推进节能降耗的内在驱动力和激励机制。比如,在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还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缺少专项资金的扶持,相关政策法规对节能降耗的规范指导还不够具体明确,针对性、可操作性还不够强,节能降耗的良性市场环境还未形成,企业节能降耗的积极性、主动性依然不足,影响制约了这些领域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推进。

四、节能降耗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一)加快产业调整,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是进一步加快宁东等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加快煤制油、煤基甲醇、煤基二甲醚、煤基烯烃等项目建设,提高煤炭加工转换效率和附加值,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大力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与替代能源。加快风能、太阳能和煤层气、页岩气、生物质能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高效清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比重。三是加快热力利用、可燃气回收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四是通过壮大轻工业规模、提高比重节能降耗。优先发展羊绒、枸杞、葡萄、乳品、牛羊肉制品、清真食品等产业及产品系列,巩固提升全国最大的枸杞生产加工基地、羊绒初级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发酵制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生物发酵抗生素和其他化学原料药,建成中国西部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五是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二)稳步推进节能降耗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用能管理。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工业以及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全面实施低效燃煤工业锅炉改造、绿色照明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强对能耗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二是加强源头控制管理。把节能评估、环境评价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门槛,实行耗能产品最低能效标准。三是继续做好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等相关工作。对重点用能企业要加强能源管理,继续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挖掘节能潜力,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宁夏节能降耗上台阶。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积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逐步建立健全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五是建立健全节能降耗法律法规体系。根据现有节能降耗的政策和宁夏的实践,研究制定和修订一批地方性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的标准体系。

(三)努力提升科技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支撑作用

要加大对节能降耗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组织科研力量有针对性地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力争在重点优势领域取得突破。支持高效节能产品推广、重大节能项目建设和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培育一批技术推广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援助。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一大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的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带动的转变。

(四)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对宁夏实行差异化节能考核办法

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在下达节能降耗任务时应考虑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环境容量差异,对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的指标实行分类考核,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分别提出考核要求,从而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一是科学划分能源产出区与能源消费区。在“十一五”节能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化节能措施和节能考核方法改革,对现有考核体系作相应修改,不搞“一刀切”。二是科学划分产业布局。根据全国各地区产业发展实际,进行产业布局,充分运用产业政策、行业准入、财税金融等差异化政策,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三是把产品单位能耗纳入考核体系。在今后的节能指标考核中,应将单位产品能耗列入考核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产业布局特点,使单位产品能源利用水平和能耗效益有较大的提高。

主持人:****民 苏昀

调研组成员:苏昀 折强 李育钢 吕继明 张谦 刘洁

执笔人:折强 李育钢 刘洁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