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125

第125章 决策参考(26)

值得注意的能源供需形势

近日,国家有关部委公布了部分能源行业的宏观数据,有关部委领导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我们认为这些情况对我区能源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整理了有关信息,并提出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议,请相关部门参阅。

一、当前全国部分主要能源产业供需形势

(一)预计今夏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偏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10日说,预计2010年迎峰度夏期间中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偏紧,西北、东北供需形势较为宽松,华中基本平衡,华北、华东、南方平衡偏紧,高峰时段存在限电可能。

刘铁男在2010年全国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上说,2010年电力迎峰度夏的形势十分复杂。经济回升向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在显现,将对电力需求产生较大影响。当前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对电力供应和需求侧(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电煤、水情、气象等外部环境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为此,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既要保证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合理需求,又要抑制“两高”行业用电的过快增长,做好上海世博会、玉树地震灾区等重点地区的电力保障工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保障,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这次会议还要求各地一律不得以各种形式限制煤炭出省。刘铁男要求有关各方针对2010年的新形势、新要求,全力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确保居民生活、医院、学校、农业生产等重要用户用电的安全可靠,努力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能耗低、污染少优势产业的用电需要。

他说,要坚决改变敞开口子供应能源,无节制使用能源的现象,各地迎峰度夏期间要及时启动不同负荷水平的有序用电方案,大力压缩现有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用电。

他要求高耗能、高排放产业集中、规模大和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的地区建立健全倒逼机制,强化“以煤、电定需求”的原则,实行能源需求总量控制,促进实现节能排目标。

(二)新能源行业——风电强者愈强格局形成

中国新增风电装机量已连续4年实现翻番式增长,截至2009年底,中国风电总装机量2510万千瓦,占全球总装机量的15.9%,当年新增风电装机量1300万千瓦,相当于三峡水电站装机量的70%,成为世界上风电新增装机的第一大市场。预计到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量至少达到1.5亿千瓦,期间复合增长达20%以上,中国的风电产业景气度还将继续维持。

伴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高速增长,整机产业链也迅速膨胀,目前进入风电整机的公司已经超过70家,风电行业已处于产能过剩。不过,这种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风电并网及消纳瓶颈而产生的过剩。

为抑制风电产能的进一步增加,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共同出台《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将进一步促进国内整机制造企业的两极分化,强的企业更强,弱的企业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被兼并组合。近期在吉林召开的国家电网风电工作座谈会上也传出一个重要信号:国家电网拟全面实施对风电上网的严格准入,国家电网已经提出在风电场建设、风电入网、运行管理各个环节的企业标准,正力推它们成为国家标准。能源局官员也表达了对风电准入门槛设置、风能预测管理以及合理“弃风”的公开首肯。而国家电网标准一旦上升为国家标准后,将对国内风电设备行业带来洗牌效应,一些技术能力不够的厂商将遭到淘汰。

整机厂商数量的增加使得竞争加剧,进而导致价格战越演越烈,MW级风机单位千瓦价格仍在下滑,目前1.5MW整机报价已在5000元/千瓦以下,2MW整机报价更低。除去竞争因素造成价格下跌外,技术提高以及规模化生产也是降价的重要原因,规模效应可降低单位成本,技术提升可提高风机单机容量,在零部件充足的情况下,单机容量越高经济性越高。随着整机价格下滑,风电场的建设成本还将下降,风电成本还可下降,与传统能源相比,其可能更快实现平价上网。目前风电整机价格的大幅下滑,已使得许多未形成量产的小厂商亏损压力增大,这也将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大洗牌,但预计风机整机价格下行空间比较有限。

2010年是海上风电启动的元年,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副司长史立山明确表示,加快海上风电建设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海上风电将是今后风电发展的重点之一,现在已基本确定要在江苏沿海选择两个近海风电项目和两个滩涂风电项目,近海风电项目规模拟定30万千瓦,滩涂风电拟定20万千瓦。能源局准备将这100万千瓦的4个项目同时对外招标,5月中旬已开始向企业发标,预计2010年9月份举行投标。此前国家能源局已向辽宁、河北、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市的有关部分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申报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

相对陆上风电的单机容量,海上风电更大,欧洲普遍采用3MW-5MW机型,技术难度更高。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项目成本高出2倍左右,上海东大桥风电的成本为每千瓦2.3万元,但陆上风电每千瓦在7000~8000元,运输吊装费用大大提高了海上风电项目成本,同时,海上风电的维修往往需要船只或者直升机出海,维修成本也较高。

目前国内有能力生产3MW机型,并正式投入生产运营的公司仅有金风科技和华锐风电,其他厂商多处于研发阶段。海上风电对风机性能要求高,具有强大研发实力和海上风电运行经验的风电设备商占据明显的竞争优势,在陆上风电竞争白热化、兆瓦级风电单位价格持续下滑的背景下,海上风电为龙头企业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大多数缺乏自主研发、依靠价格战获得市场的风机企业将被排除在外,海上风电的蛋糕只能由几家实力强大的风机厂商分享,风电行业将出现强者愈强的市场格局。

(三)煤化工行业——煤制烯烃2010年产能将达156万吨

在6月9日开始举行的第17届全球聚烯烃与弹性体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产业发展部主任孙伟善表示,2010年大唐多伦MTP、神华包头MTO、神华宁煤MTP三套煤制烯烃装置投产后,煤制烯烃产能将达到156万吨/年,占全国聚烯烃总产能的6.9%。煤基聚烯烃走上前台,产业多元化格局初步显现。

据了解,大唐多伦项目下游配套46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神华包头项目下游配套3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和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各1套,神华宁煤下游配套5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其中,大唐示范工程项目已经投产。除了这三个项目,开工在建项目合计有10个,还有多个项目在推进之中。

这么多项目要上马,引发了可能遭到政府有关部门调控的担忧,孙伟善说,政府部门的态度目前还不明朗,而中石油的有关人士则认为,从节约煤炭资源的趋势看,政府应该不会支持。

二、对宁夏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

从以上能源供需宏观形势和未来一个时期能源供需趋势来看,宁夏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定不移地发展煤电产业

从全国以及全球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能源需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呈刚性状态,从我国的资源现状和产业成本来看,煤电生产有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而核电和水电利用有明显的建设周期成本和某些潜在风险,并有地理位置和资源存量限制,在我们这样发展中大国,一定时期内煤电还是主要的能源之一。宁夏的煤炭资源富集,就地转化为电能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考虑到环保和减排,应按照既定的思路和战略,上大型电站,尤其是低污染或循环型大型电站,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只要技术先进,减排低污,发展新型煤电产业也同样是发展方式转变。

(二)抓紧风能和太阳能产业发展

要赶上国家收紧风能产业政策的末班车,抓紧在适宜地区布局风能电站的立项工作,同时抓紧太阳能电站建设,或者收缩风能电站,建设太阳能和技术先进的煤电电站,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微调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

鉴于煤制烯烃产能相对饱和以及国际国内天然气需求回升的形势,应加强已建成的煤制烯烃产业管理,抓好项目投产试车,工艺调试,确保正常生产。强化成本核算,质量控制,保证生产效益。在近期内,控制新上煤制烯烃项目,重点支持发展烯烃下游产品等化工产业,加快煤制气项目审批,争取尽早立项开工建设。抓好煤制油项目的技术引进创新和本土化等前期工作,抓住国际油价逐步回升利润空间不稳、竞争趋势没有显性化的有利时机,抓紧项目审批,争取尽早立项建设,待国际金融危机彻底过后,国际油价稳定回升,石油及其衍生品利润空间稳定放大的趋势明显时,适时生产,抢滩煤制油制高点。

执笔人:韩治泰 胡立新

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