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119

第119章 决策参考(20)

三、固原市与定西市的差距

宁夏固原市与甘肃定西市同为“三西”贫困落后地区,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相似,马铃薯种植均是两地当家农作物。总体看马铃薯产业发展,我们逊于定西,反映在马铃薯良种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与定西差距明显扩大。

一是单产低。固原市马铃薯平均单产还没有突破1000公斤大关,而定西市经过大力实施良种工程,马铃薯平均单产已达到1500公斤。

二是良种产业发展滞后。固原市农民从事马铃薯良种产业收入不足马铃薯产业收入的10%,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贡献仅1%左右。定西市农民人均从比较效益较高的马铃薯良种产业获得的收入占马铃薯产业收入的1/3左右,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以上。

三是种薯繁育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起稳定的种薯繁育基地。目前固原市虽然有原州、西吉、泾源三个脱毒繁育中心,但脱毒种薯生产缺乏统一的检验标准和制度,生产上四面八方引种,种薯质量没有保证,且生产规模小,建立原种繁育田1650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4.64万亩,年生产原原种1600万粒,原种3335吨,一级种薯7.28万吨。另外,固原市种薯繁育推广机制不完善,参与种薯经销的企业少,各级种薯无法实现统繁统贮统供、脱毒种薯与生产用种脱节。农民认识也不到位,种薯90%以上由农民自繁自留自用,大部分种薯被农民当作商品薯低价出售。

四是种薯贮藏能力低。目前固原市标准化马铃薯贮藏窖1.4万座,贮藏能力只有26万吨。而定西各类贮藏窖(库)93.33万眼(座),贮藏能力已达300万吨。

五是种薯品牌建设滞后。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品牌建设滞后,目前大多数农民还是以种植虎头、新大坪、早大白等市场上淘汰的品种为主。还没有一个叫得响的马铃薯良种品牌。年外销马铃薯种薯仅4000吨。定西市培育和引进了陇薯、渭薯、青海薯、甘农薯和外引专用薯等6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品种系列。马铃薯良种年外销50多万吨。

四、几点启示

(一)固原市发展马铃薯良种产业最具有比较优势

固原与定西一墙之隔,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基本一样,具有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壤深厚富钾,自然隔离条件好等特点。宁夏的西吉、隆德、泾源的部分地区与定西“良种之乡”渭源县皆属高寒冷凉地区,具备了马铃薯良种生长繁育的特质,是我国马铃薯良种繁育的最佳地区之一,完全可以作为当地特色产业进行开发。

(二)推进马铃薯良种产业可以提升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水平

定西实施良种工程,极大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亩增产30%左右,优质专用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促进了产业升级,增加了农民收入。

马铃薯是宁夏农业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发展马铃薯良种产业,对提升宁夏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

一是可以增产。种植使用脱毒良种,比使用普通种子单产至少增加20%-30%。在全区现有种植基础上全部推广种植脱毒良种,增产鲜薯120万吨以上。按照目前的产量,相当于扩大了120万亩种植面积。如果按照国外使用脱毒良种,亩产可达4000公斤计算,宁夏现有产量可以翻一到两番,相当于新增300万~400万亩的种植面积。

二是可以提质。通过发展马铃薯良种产业,提高脱毒种薯应用率,就可以扩大优质、高产、专用型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提高我区商品薯市场竞争力。2008年宁夏鲜薯丰收掉价,但优质专用薯的价格反升。夏波蒂的价格始终保持在0.7元/公斤以上。

三是可以增效。马铃薯种薯的经济效益比商品薯稳定,且商品率高出菜用薯和淀粉加工薯的20%~30%。马铃薯种薯作为商品薯出售,效益相当可观,发展100万亩脱毒良种扩繁基地,宁夏的马铃薯产业收入可直接增加2.5亿元以上。如果按照国外种植马铃薯使用脱毒良种,产量翻一到两番计算,就意味着现有马铃薯产业总收入翻一到两番,效益更加可观。

(三)发展马铃薯良种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宁夏4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需要脱毒种薯60万吨,按高产1.5吨/亩产量计算,就需发展40万亩种薯,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且,近年来,南方大量利用冬闲地开展免耕栽培种植马铃薯,中部地区也加大了马铃薯种植结构调整,但受气候影响,当地无法制种和留种,需要调种,这为我们发展良种繁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五、宁夏实施马铃薯良种产业发展战略建议

(一)政府推动是关键

固原与定西同属“三西”贫困落后地区,市场化发育水平比较低。定西发展马铃薯良种产业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就是,贫困落后地区在产业发展初期,与政府的积极推动是分不开的,尤其在机构设置、项目扶持、基地建设、良种补贴、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等方面要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

成立机构。在固原市成立专门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办公室,具体负责产业发展规划、产品开发、基地建设、良种体系建设、技术服务和组织产品销售等工作。同时大力扶持发展马铃薯良种繁育、运销企业和协会,通过企业化运作,使他们发挥马铃薯产业开发、种薯繁育、产品购销、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作用,并通过“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参与种薯生产,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对结,提高种薯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规划先行。按照自然条件、气候类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施马铃薯良种工程,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建立专用薯生产基地。

良种补贴。马铃薯良种繁育成本较高,定西争取财政、扶贫专项、项目资金,给予每斤良种0.6元的补贴,极大地调动了良繁企业、协会等的积极性。宁夏比照定西的做法,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至少给予种薯良繁企业繁育成本一半的补贴,提高企业、协会发展马铃薯良种产业的积极性。同时,一亩马铃薯需要400斤种子,要用专门提供的良种,就要花上200多元,很多农民群众实在买不起,只能种植自留种,马铃薯产量、品质自然上不去。借鉴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良种补贴政策,对农民实施马铃薯良种补贴。

坚持“四统一”。要按照“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贮藏、统一销售”的办法,大力扶持马铃薯良种繁育、运销协会、公司,并依托他们,积极组织农民群众参与种薯生产,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结起来,提高马铃薯良种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二)大力发展马铃薯贮藏

定西市实施“深挖窖、广积薯、均上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的贮藏营销战略,解决了马铃薯销售中的突出问题:一是对马铃薯集中上市期间通过“旺吞淡吐”,提高了销售价格,实现了鲜销增值,解决了以往销售期限短、集中上市压级压价的问题。调查表明,从贮藏窖二次收购的马铃薯价格比地头收购的高0.1元/斤~0.2元/斤,高近30%。二是贮藏的鲜薯在春节过后价格翻番,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解决了每年在价格高峰期无货供应的问题。三是为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实现了企业均衡生产,解决了企业生产周期短、高投资效益的问题,也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四是通过市场化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经营机制进行贮藏,使马铃薯龙头企业、经销协会或收购大户、千家万户三大市场主体逐步实现了融合,形成了“恒温库+贮藏库+窑窖群+千家万户”的贮藏体系,实现了产、加、销各环节、各主体的有效连接,促进了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提高了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宁夏马铃薯贮藏能力不足,以至于2008年马铃薯丰收后出现了“卖薯难”问题,马铃薯销量比上年同期减少60%,价格持续下行,农民增产难增收。大力发展马铃薯贮藏,可以调节市场需求的时空分布,延长鲜薯上市时间,稳定马铃薯价格,保证企业加工原料供给充足,真正实现种薯农民增产增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一标准、科学规划、示范带动、经济实用的原则,按照种薯、原料薯、商品薯分级、分类、分等贮藏的要求,宁夏要分企业、大户和协会、农户三个层次进行贮藏,兴建高标准贮藏设施,改造、提升现有贮藏能力和水平。

执笔人:刘策 樊建民 王慧春

200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