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32304900000073

第73章 功利性让孩子丧失了动力

如果有一个满怀功利心的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即使孩子是天赋神童,也难以成功。

人天生是喜欢学习的,天生对未知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知欲。这是一种无可否认的人类天性。

那么,到底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学生由“好学”变得“厌学”。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故事,虽然故事的主要内容与学习并无关系,但是却也很好地解释了这种转变的原因。

有位老人最近很受困扰,因为邻居一些调皮的孩子每天聚集在他家的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虽然老人想了很多办法来阻止他们,软语相劝,打电话给孩子的家长,甚至威胁叫来警察,但是结果不但不管用,孩子们反而更起劲,石头扔得更欢了。

经过一番思考后,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将孩子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我现在慢慢地喜欢上你们扔石头的游戏了,为此我愿意向你们付钱,每人每天l元钱,作为你们向我家房子扔石头的回报。”尽管老人的话让孩子们感到很惊奇,但他们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老人的提议。于是,每天孩子们在约定的时间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每天如约付给他们每人1元钱。

这样过了几天后,老人又把孩子召集起来对他们说:“很抱歉,最近我挣得钱少了,无法每天付给你们每人1元钱了。你们看每人每天付5角钱怎么样?”孩子们听后,虽然很是不高兴,但最后还是接受了。

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抱歉地对孩烈门说:“最近我挣得钱更少了,连每天付给你们5毛钱也不够了,只能每人每天1毛钱了……”

听着老人的话,孩子们迅速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一个等不及老人说完就回道:“别想得美了,谁愿意只为了一毛钱干这样的苦差事?”说完,孩子们就都走了,再也不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了。

当与功利性相连时,连孩子们喜欢的恶作剧也失去其原有的味道,变为避之不及的苦差事。从“好学”到“厌学”其中的原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以,对待孩子学习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少一些功利性,不要让奖状、好吃的、比别人强、将来的好生活等功利性因素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学习就是弄懂我们还不会的知识,如果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会将它看成是苦差事。我们应该做的是激发孩子的兴趣,燃起孩子渴求知识的欲望,让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最终实现自觉的学习。

事实上,学习本来就是一件有趣的事。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我们生命中的各种事情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书本上的学习、实际操作中的学习等而得来的。如果我们人为地为孩子的学习增添一些障碍或困难,让孩子体味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让人避之不及的痛苦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去除这些障碍与痛苦,那么孩子们在享受着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就会享受到快乐学习所带来的成果了。

以艺术学习为例,许多孩子从小学习乐器、练习书法,觉得很有趣。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本来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文化熏陶、培养艺术特长、修身养性、保持心灵健康的。但现在,艺术教育功利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各种组织机构举办的“青少年艺术大赛”数不胜数,对于家长或孩子来说,能够获得艺术竞赛的奖项,也是炫耀的资本。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带有功利性,却不曾想到这种功利带给孩子的会是什么样的影响。孩子本来觉得学习乐器,练习书法很好玩,这下要参加各类比赛了,而且家长都会给孩子定目标,孩子有压力,慢慢地,趣味没有了,艺术学习成为苦差事。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一门心思地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绘画、书法、舞蹈等技能来取得胜于一般人的成功。家长总是用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会总是在累的状态下学习,使得孩子在技艺方面得不到提高,在心理上得不到放松。教育孩子不应先确定是要把他培养成音乐家还是画家,不能先入为主地有一个既定目标。

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托萨曾告诫人们:如果有一个满怀功利心的家长站在身后,即使孩子是天赋神童,也难成大师。因为家长把孩子的艺术学习作为追求功名的手段,功利心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中断孩子对艺术的攀登。

有人说:竞技场上,从双杠上摔下来的总是那个一心想当冠军的选手。学习是对未知事物、未知世界的探索,这种探索的过程是充满快乐的。在这种快乐的探索过程中,孩子的头脑和思维才会得到发展,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家长在对待孩子学习的问题上还是少一些功利性,以免误将你的孩子推上远离甚至厌恶学习的道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