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32304900000058

第58章 过度保护,孩子会没有生存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就是家长过分保护孩子。

“让孩子平安成长”是每位家长的心愿,在这种心理引导下,有些家长总是过度保护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没有危险的成长环境,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平安成长。从长远来看,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对孩子的身心发生极为不利。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孩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更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难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

陈妙从小体质就比较弱,所以妈妈总怕她受到伤害而处处保护她。

为了让陈妙安心待在家里,妈妈经常以电视上或者报纸上拐卖儿童,或者家长没有保护好孩子而导致孩子受伤或残疾的例子来教育陈妙。久而久之,陈妙就变得非常“乖巧听话”了,一放学就回到家待着。从不到外面去找别的小朋友玩。

此外,妈妈怕陈妙受伤,从不让她做饭,甚至连煤气都不让她开,妈妈以为这样能给陈妙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让她避免受到外界的伤害。但是,事实证明妈妈的做法并不科学。

陈妙在家里非常安全,可是一出家门就有很多麻烦事:上体育课的时候摔了,动手能力非常差,不敢和人竞争……一次她在回家的路上被几个不法之徒勒索,结果一周的零花钱都被抢走了,她回到家也不敢和妈妈讲。一连几天,陈妙都会受到那几个人的勒索和恐吓,她每次都是把身上值钱的东西全给了他们。

自我保护是孩子在社会上生存所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保护自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所以,家长应该从加强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走出温室,健康、快乐、安全地成长。

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所以,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机会给孩子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孩子找出保护自己的方法,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

一次,爸爸妈妈带着泽群到公园里玩。由于是周末,公园里面人非常多。这时候爸爸妈妈和泽群玩起了“失踪”的游戏,他们趁着泽群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溜到一边,看泽群会怎么办。

泽群正在欣赏花园里的郁金香,他一回头发现爸爸妈妈不见了,不禁有些慌乱,急忙四处搜索。他向周围看了看,没看到爸爸妈妈,这时候他突然想到平时爸爸妈妈教给他的话:“遇到事情不能慌乱,要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是,他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根据公园里的路标提示,找到一个保安岗亭,告诉他们“爸爸妈妈跑丢了”。听到泽群的话,公园里的保安觉得非常好笑,当泽群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之后,保安联系了广播室,帮助泽群找爸爸妈妈。由于泽群记得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保安很快帮他找到了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给泽群设置情境,有意识地锻炼他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家长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机会,给孩子创设一些情境,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引导孩子找到保护自己的方法。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家长从小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保护孩子,尽管这些都是出自于对孩子的爱心和关怀,但是有没有想过,孩子会在这种连续“爱护”中,逐渐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保护孩子对孩子是一种无形的剥夺,剥夺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剥夺了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所需要的土壤和“钙质”。过分保护下的孩子是脆弱的花朵,家长应该放弃对孩子的过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