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32304900000015

第15章 你盯着的是孩子的优点,还是孩子的缺点

要学会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而不是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缺点。教育孩子,要懂得扬长避短。作为一个孩子,不可能什么都好,没有一点缺点;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好,没有一点优点。

家长应该学习那些艺术家的本领,学会“因材制宜”,一根看上去七扭八歪的树根,在艺术家手下可以成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等;一块白色的玉石,若是上面有一块色斑、黑点,雕刻家会将那块瑕疵雕琢成一棵大白菜上的小蟋蟀……作为家长,应该让自己具有这样的能力,不能把顽童变成天才。

很久以前,一对夫妻有5个儿子,这些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还有些残疾。他们小的时候,家长就考虑着让他们学点儿特长,以便将来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为了更好地教子成才,家长决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来培养他们:老大比较憨厚老实,能吃苦耐劳,于是家长便让他学种地;老二聪明智慧、精明能干,并且思维敏捷,于是家长让他学习经商;老三是一个盲人,两只眼睛都看不见,于是家长便让老三学习算卦;老四从小体质就比较差,而且还有些驼背,干不了重活,但家长看到他心比较细,于是让他学织布;老五也是一个残疾人,有些腿瘸,于是家长给他找了一个可以坐着干活的事情——纺线。

结果,在家长的精心教育下,这5个孩子都成才了:老大成了一个种地能手,老二成了一个精明的商人,老三成了一个高明的算命先生,老四成了一个织布能手,老五也学会了纺线,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

家长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受到启发,要根据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因材施教,扬长避短,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要让一个孩子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就要帮助孩子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应当设法帮助他,他爱听音乐,说不定就是未来的莫扎特;他爱画画,说不定就是未来的凡·高;他爱小动物,说不定就是未来的达尔文;他爱搞些小发明,说不定就是未来的爱迪生。

宇晨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他非常喜欢围棋,每次和爸爸下棋的时候都非常投入。

爸爸见宇晨这么喜欢围棋,决定给他报一个围棋班,好好培养他的这一兴趣。在报班之前,父亲对他说:“宇晨,参不参加围棋班是你的自由,但是如果你决定了上围棋班,就一定要坚持上课,决不能逃课。还有,即使你上了围棋班,你也要认真地对待学习,不能因为围棋而耽误了学习。”

宇晨早就想上围棋班了,因此他爽快地答应了爸爸的要求。从那以后,每到周末的时候,爸爸都会送他去上围棋班,即使刮风下雨也不曾放弃。在爸爸的鼓励和支持下,宇晨认真地学习围棋,随着学习的深入,他的围棋也越来越厉害,经常在市里围棋大赛上获奖。

爸爸见宇晨非常喜欢围棋,便因势利导,帮他报了兴趣班,积极地培养他这一兴趣。爸爸的做法正符合宇晨的需要,宇晨在爸爸的鼓励下坚持上围棋班,结果宇晨的这一特长逐渐突出,成了他的一技之长。

想要达到扬长避短的教育效果,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家长还要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特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家长只有抓住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才能让孩子的兴趣发展成为特长,才能让特长成为孩子的优势。

能发现孩子长处的家长是称职的家长,成功利用孩子的长处,而不是孩子的短处。

蔓蔓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但是她的钢笔字却怎么也练不好。

一次,学校举行小学生书法大赛,活动期限是三周。喜欢书法的蔓蔓也报名了。回到家,蔓蔓向爸爸妈妈说了书法大赛的事情。爸爸知道蔓蔓的钢笔字写得并不好,但是为了借此机会激励蔓蔓练钢笔字,提高她的钢笔字水平,爸爸让她用钢笔字的作品参加比赛。

蔓蔓说:“爸爸,我喜欢练毛笔字,不喜欢练钢笔字,要不然我还是用毛笔字参加比赛吧。”爸爸却对她说:“丫头,你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可是钢笔字却不怎么样,这是你的劣势。爸爸觉得这是一个让你提高钢笔字的好机会,你还是好好练习,等三周之后再交作品,这段时间你可要好好练习呀。”

没办法,蔓蔓只好苦练钢笔字。她练了一个礼拜,可是钢笔字并不见长。看到同学们信心十足地准备比赛,蔓蔓非常着急。一着急,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她练钢笔字的时候就更不能专心练习了。

最终,蔓蔓的钢笔字水平几乎没怎么提高,于是她只好放弃了参赛。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非常注重让孩子补短,总是把目光放在孩子的不足之处上,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特长。管理学院思想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家长培养孩子也应从中吸取经验,不能把目光放在减少孩子的短处上,那样对孩子具有很大的难度,容易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

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有许多优点,而家长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认为管好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其实,这样做就像蹩脚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的瓷器的。”由此可知,家长总是喜欢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这样反而会使孩子得不到发展。有些家长总是抱怨孩子,一看到孩子的缺点、不足,就恨铁不成钢,就暴跳如雷,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这样不但伤了孩子的心,也很容易就此毁了孩子的美好前程。

培养孩子,家长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子扬长,而不是教子补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