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暗战绝杀
32279300000007

第7章

袁小林说:“姚队长,您不进去?”

姚逸才说:“我先回家里,顺便去看一下师兄师弟,摸一摸情况。过两天再来拜访华团长。”见袁小林有些犹豫,姚逸才又说:“你先在这里住下来,没事到浦市街上去到处转转,玩一玩,一般情况下不要暴露身份。但如果实在有人要问,你就说是来通信兵团培训的。”

袁小林说:“那您什么时候上这里来?”

姚逸才说:“过两天吧!如果你有什么急事也可以直接去我家找我。唐家弄姚家大院很好找的!记住遇事机灵点。”说完从袁小林手中接过装行李的小皮箱,径直朝前走去。

袁小林站在原地,一直看着姚逸才在左前方二十多米远的地方拐入一条巷弄后,他才紧了紧身上的包袱,朝大门走去。

在大门口,他被站岗的士兵拦住了。袁小林从怀里掏出厂长李代琛将军给华团长的信递给其中一个士兵,说:“俺找你们华团长。”

士兵接过信看了看信封上的字,又上下打量了一下袁小林,然后把信还给袁小林,说:“你跟我来。”

袁小林跟着士兵进了李氏宗祠。这李氏宗祠在浦市镇上是最大的窨子屋,占地近二十亩。整个房屋布局合理,古朴典雅。正院内有主厅堂四大间,在这四大主厅堂两旁,仅客厢房就有二十多间。厅堂与厅堂之间,修有石拱门,便于行走。厅堂由上等杉木柱支撑,横梁连接,木梁上精雕细镂着祥云等图案,是典型的湘西传统建筑工艺。

进门处是门厅,就在这个门厅内,袁小林看见正中的梁上悬挂着一块竖匾,匾上刻着金光闪闪的“李氏家庙”四个大字。浦市下湾李氏家族是继瞿唐康杨四大家族衰败之后崛起的吉、李两大家族之一。

袁小林是河南人,一直以为宗祠就像他们家乡的一样,一间不大的房子,里面供着祖宗的牌位就是宗祠了。可当他走进这湘西浦市古镇上的李氏宗祠时他大吃一惊,他万没想到一座宗祠会有这么大的规模。而且所看到的门窗上都雕龙刻凤,很多雕板上都是中国民间传说故事。其中袁小林看得懂的就有《梁祝》《天仙配》《蚌壳灯》《鼠叼葡萄》《老鹰抓小鸡》等故事,雕刻工艺更是入木三分,惟妙惟肖。走出门厅,便是很大很长的天井,天井那边就是宽敞的正厅堂,正厅堂安置了神龛,台面上摆放着李氏家族列祖列宗神位,袁小林在经过时注意到,神位中央竟然有唐皇李渊、李世民等人的神位,他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不知道,据李氏族谱记载,从江西南昌府迁徙来的李姓人竟是李渊的后代。

士兵带着袁小林穿过前院大厅,途中遇到不少匆匆行走的男女军人。从一道石拱门进去,又见一个大天井,两旁也都是房间,房间里传出“嘀嘀……”的发报声。这个厅堂正中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桌子两旁及大厅两侧都是太师椅,估计是李氏家族平时开会议事的地方。

袁小林心想,浦市这地方可真怪,家族宗祠怎么建这么大?他哪里知道,他走的这点地方还不到李家祠堂的十分之一。这才是正院中的第二厅堂,里面还有第三厅堂,第四厅堂。在这四座厅堂的左右隔壁,分别还有四座侧院,每一座侧院都有小井小厅。与左侧院一墙之隔的是另一个更大的所在,里面有一座精致的戏台。在右侧院外面,一直延伸到祠堂后,是一座超大的后花园,园内除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之外,还建有亭阁、假山、人工湖等。在浦市,李家祠堂最大,次之便是如今用作军政部联合军人监狱的吉家祠堂,那也是一大片建筑群!

士兵带着袁小林刚刚走过天井,右边一扇房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漂亮女军官,从军衔上看是位中校。女军官手里拿着些抄满了密码的纸张,看到士兵跟便衣打扮的袁小林,她微微一愣,脸上挂满了问号。士兵一看到女军官,马上行了一个军礼,说:“报告林主任,此人要找团座!”

女军官点了下头,说:“嗯,你去吧!”等士兵走了以后,女军官对袁小林说:“你跟我来吧!”说完带着袁小林又穿过一道石拱门,走过一座天井,进了李氏祠堂的第三厅堂。这个厅堂的中间放有一张长方形桌子,桌子四周全是木凳,看样子是通信兵团长官们开会的地方,因为正中壁上挂有领袖画像、国旗和党旗。

那位女军官把袁小林让进会议厅坐下,给他倒来一杯开水,说:“我叫林芳丽,请问小兄弟是从哪里来?找团座有何贵干?”

袁小林从看到林芳丽第一眼起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她的脸,因为他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脸蛋,而且一米六几的匀称身材,配上得体的军装,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此时见她问他话,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一红,立即从怀里掏出李代琛厂长的信递给她。林芳丽接过信,看了一眼,却没有打开,而是脸上生出一丝疑虑,把袁小林盯着看了好一阵,问道:“你是姚逸才?”那带着河南口音的语气中充满着不信。

袁小林有些吃惊,他没料到对方会突然说出姚队长的名字,更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河南老乡。他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话,而是说:“俺要见华团长。”

林芳丽思忖一小会儿,微微一笑,又问:“那么你就是袁小林了?”

这一下袁小林更是吃惊了,正端着杯子的手一抖,杯子里的水洒出一些。他有些口吃地问道:“你、你怎么知道的?”

林芳丽没有正面回答他的话,而是继续问道:“听口音你是河南人?”

袁小林答道:“是啊!您好像也是?”

林芳丽立即用纯正的河南话说:“俺也是河南人!”

袁小林呵呵一笑,干脆用河南话说:“想不到在这地方还能遇上俺河南老乡!”

林芳丽又微微一笑,说:“你稍候,俺去向团长报告一声。”说着沿厅堂右侧的过道朝旁边一道圆形的月亮门走了进去。

这时,袁小林才把这厅堂认真打量了一下。只见厅正中的墙壁上挂着国父孙中山和蒋委员长的画像,左边是中华民国有“青天白日满地红”之称的国旗,右边是国民党号称“青天白日”的党旗。在厅堂前两边的过道尽头各有一道圆形月亮门,刚才林芳丽是从右侧月亮门进去的,看来华团长的居所或者办公室是在这里面。

正想着,林芳丽回来了,对袁小林说:“团长有请。”说罢带着袁小林从那道月亮门走进里院。这里是李氏祠堂右侧院的中院,这里很幽静,中间有一个小天井,天井里摆放着一口太平缸。天井四周都是房间,只有一条过道通向一道小拱门,拱门外就是后花园。这里四周的房间就是华团长家人和黄参谋长家人的居所及他二人的办公场所。在天井右侧有一个小厅堂,厅堂中间有一张很精致的方桌,桌旁坐着一个四十多岁、挂上校军衔的军官。军官留着平头,国字脸,短胡须,口中叼着个烟斗,两眼炯炯有神,坐在那里,给人以威武神勇的感觉——他就是陆军通信兵团团长华雄。

陆军通信兵团是当时国民党两个交通兵团之一,即交通兵团第一团,初建时驻南京城内畀卢寺,团长就是这位华雄,其装备是有线电和无线电;交通兵第二团亦简称交二团,驻南京城内三十四标,团长斯立,其装备是美、英、德等国进口的二吨半到三吨各种类型不同的普通卡车。交通兵团是蒋介石于一九三四年委派时任保定行营主任兼第17军军长徐庭瑶少将赴欧洲各国考察回来后创建的机械化部队。通信兵团的主要任务是为各个部队培养具有现代通信技术的官兵,而交二团除担任军用物资运输任务外,还设有一所辎重兵学校。两兵团的军校均内分学员队和学生队,学员队是现役军官保送入校受训,而学生队则是招考入校的青年学生。南京沦陷后,通信兵团辗转搬来湘西浦市,团部驻在浦市镇上的李家祠堂,其附设军校则设在对河江东的姚氏宗祠内。

当林芳丽向袁小林介绍了华雄团长之后,袁小林马上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报告团座,军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厂警备队袁小林报到!”

华雄微微点了点头,拿下口中叼着的烟斗,问道:“怎么不见你们的姚队长?”

袁小林笔挺地站在原地,没有回答华雄的问话,只是拿眼瞟了瞟林芳丽。华雄见状,说:“这是我的机要室主任,没事的,你说吧!”袁小林稍加思索,大声答道:“报告团座,姚队长回家了,他要我先来向您报到,他说过两天就来!”

华雄微微一愕,问道:“姚队长的家在哪里?”

袁小林说:“报告团座,姚队长是浦市人,家在哪里俺也不知道!”

华雄听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对林芳丽说:“林主任,你去给他安排一下住处。”

林芳丽行了一个军礼,说:“是!”然后对袁小林说:“小袁,你跟俺来吧!”便带着袁小林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