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心灵的感悟故事
32273500000084

第84章 职业伦理小故事(二)

故事1:老板靠边站

“糟了!糟了!”王经理放下电话,就叫了起来:“那家便宜的东西,根本不合规格,还是原来林老板的好。”狠狠捶一下桌子:“可是,我怎么那么糊涂,写信把他臭骂一顿,还骂他是骗子,这下麻烦了!”

“是啊!”秘书张小姐转身站起来:“我那时候不是说吗?要您先冷静、冷静,再写信,您不听啊!”

“都怪我在气头上,想这小子过去一定骗了我,要不然别人怎么那样便宜。”王经理来回踱着步子,指了指电话:“把电话告诉我,我亲自打过去道歉!”

秘书一笑,走到王经理桌前:“不用了!告诉您,那封信我根本没寄。”

“没寄?”

“对!”张小姐笑吟吟地说。

“嗯……”王经理坐下来,如释重负,停了半晌,又突然抬头:“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出吗?”

“是啊!但我猜到您会后悔,所以压下了。”张小姐转过身、歪着头笑笑。

“压了三个礼拜?”

“对!您没想到吧?”

“我是没想到。”王经理低下头去,翻记事本:“可是,我叫你发,你怎么能压?那么最近发南美的那几封信,你也压了?”

“我没压。”张小姐脸上更亮丽了:“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

“你做主,还是我做主?”没想到王经理居然霍地站起来,沉声问。

张小姐呆住了,眼眶一下湿了,两行泪水滚落。颤抖着,哭着喊:“我,我做错了吗?”

“你做错了!”王经理斩钉截铁地说。

张小姐被记了一个小过,是偷偷记的,公司里没人知道。但是好心没好报,一肚子委屈的张小姐再也不愿意侍候这位“是非不分”的主管。

她跑去孙经理的办公室诉苦,希望调到孙经理的部门。

“不急!不急!”孙经理笑笑:“我会处理。”

隔两天,果然做了处理,张小姐一大早就接到一份紧急通知。

打开通知,她脸色苍白地坐下。

张小姐被解雇了。这是个“不是人”的公司?王经理不是人,孙经理也不是人,明明张秘书救了公司,他们居然非但不感激,还恩将仇报,不是吗?

如果说“对”,那就错了!

正如王经理说的——“你做主还是我做主?”

假使一个秘书,可以不听命令,自作主张地把主管要她立刻发的信,压下三个礼拜不发,“她”岂不成了主管?(作为下属,如果有异议而不想盲从,她可以建议,却不能擅自做出决定。)如果有这样的“黑箱操作”,以后交待她做事,谁能放心?

再进一步说,自己部门的事,跑去跟别的部门主管抱怨,这工作的忠诚又在哪里?

如果孙经理收了她,能不跟王经理“对上”?而且哪位主管不会想:“今天她背着主管来向我告状,改天她会不会倒戈,又跟别人告我一状?”

所以,张小姐不但错,而且错大了,她非但错在不懂人性,更错在不懂工作伦理。

有一位在日商公司上班的女孩子说:

“那些日本主管最假了。白天上班的时候,道貌岸然,可是下班以后去酒吧,三杯酒下肚,就好像变了个人,完全没了主管的样子,跟我们下面这些人又唱又叫。”很鄙夷地一笑:“但是第二天,在电梯里碰到了,跟他轻松打招呼,他又恢复了死相。”

这年轻小姐就是不懂“公是公、私是私”的道理。主管下班请客,一掷千金,不代表你吃中饭、买便当,就能跟他不分账。老板私下送你一个精美的笔记本,不代表你可以把公司的铅笔、橡皮带回家。

故事2:保密

一家杂志社给一位作家作专访,出刊以后,先送了一本给作家。因为书写得相当好,图片和编辑也很讲究,作家想多要两本送朋友,就打电话给杂志社主编,请主编多给他两本。

主编不在,是一位小姐接的。

“麻烦你转告主编,我希望多要两本这期的杂志。”作家对这位小姐说。

“这个啊,没问题!您派个人过来拿就成了。”小姐爽快地说。

作家立刻派人过去,把杂志拿回来。

可是,跟着就接到主编电话:“对不起!先生,您来电话的时候我不在,杂志收到了吧?我特别多送了两本,一共四本。”停了一下,她又说:“可是,对不起啊!我想知道是我们公司的哪位小姐,说您可以立刻过来拿。”

作家愣了一下,说:“有问题吗?”

“当然没有问题,您要十本都没问题,我只是对工作伦理的一种考核。”

虽然作家没有告诉主编是哪一位小姐,但据说主编最后还是查了出来,作了处分。主编何必这么计较呢?

她计较最少有三个原因:

一、既然作家是找主编要书,过去也一直是主编跟作家接触、采访,属下就该转告,而不该代她做主。

二、明明可以由主编一句话,卖给作家的面子,现在却被别人莫名其妙地卖了。

三、好像送杂志不稀奇,小事一桩,人人能做主。结果,连公司产品的价值,都被贬低了。

分析

不懂得工作伦理,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该做主的时候做主,是社会新鲜人常犯的毛病。

你必须知道,无论你帮老板管了多少事情,也无论老板多糊涂,甚至依赖你,到达没你在,他连电话都不会接的程度。

他毕竟还是你的老板,也毕竟还是他做主。

出了错,他最先承担。有面子,也该由他来卖。

此外,你必须知道,老板永远是向着老板的,就算在工作上对立,在立场上也一致。如同记者平常抢新闻,谁也不让谁。但是哪天有人打了记者,却所有记者都会团结起来,枪口朝外。

所以,一个不忠于自己主管的职员,很难得到别的主管欣赏。当你卖面子,表示自己有办法,偷偷把自己公司的消息,告诉别人,即使他得了好处,也不会尊重你,只可能窃笑说:“这人最没城府,以后就找他下手。”他甚至会拿你的“傻”,来告诫自己的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