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初
32266000000078

第78章 老师们需要学习课本

我们说弄懂课本,是说教员和学生都弄懂。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我们假设学生不知道课本,或者说根本不注意课本,而教员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同学们重视课本而且弄懂课本。如果说对于书本知识,教员能达到这个程度,也就算是一个教师的初步成功了。

当然,这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如果站在同学们的立场,那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同学们可能对于站在讲台上的教员有多个侧面的看法,或者说,有多个侧面的要求了。

同学们在学校成长期间,其需要肯定不只是学习课本知识这一种。而且,在实际生活中间,我说过,同学们的情绪是很值得注意的。这些小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很感性的。所以,我们说,在保证课本弄懂的基础上,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此外,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或者是很多的。不过,这里我们需要再说一说弄懂课本的问题。

第一,是教员弄懂课本。这是很有必要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些人对新出任教师的年轻人是很不放心的,或者说,是很有看法的。这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要注意我们手中的课本。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在我们的课堂上,是在做解读教材的工作。

这是不容否认的。我们的很多地方,每天的课堂上,都是和课本有关联的。如果说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讲课本,这可能就容易引起争议。你看这些教师上课,都是要带着课本的。这是很明显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传授的知识的最基本的依据就是我们的课本,而不是别的。

有的地方,课程标准(前些年是教学大纲)等资料是有的,我们就可以用来作为一种有力的理论依据。不过,我们的年轻教员,或者对这些资料的称呼都可能没有听说过。我们所把握的,就是我们的课本,以及我们能够弄到的或多或少的一些资料书而已。所以,轻狂不得的。

我们作为教员,需要首先弄懂课本。这样,在面对同学们的时候,我们才有把握。这不是备课不备课的问题,如果叫我说问题,那我就不说备课,而说课前的把握课本内容。如果我们教师没有自己的把握,哪里有自己的理解呢?哪里有自己的心得呢?哪里有自己的情感呢?哪里有自己的思想呢?更不用说什么自己的风格了。

第二,学生弄懂课本,是在老师们的帮助下逐渐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我喜欢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同学不是你说一次就立即能够掌握一切问题的人。相反,这些孩子,你在讲问题的时候,可能需要将他们事先假定成什么都不懂的人。

如果你把他们的基础,或者说起点定到最低,以最为细致以及基础的方式给他们讲明白一个问题,他们就能够把握。同时,你这样做,他们也就能够理解问题。其次,你还需要在重要的地方多次重复;或者说,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多次强调。我们需要注意,这样做,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我们很多年轻老师是很容易将学生假想成和自己的理解能力一样的人,这就容易出现问题。有可能,在你的理解范围内,学生是不理解的。所以,要有效果,那还需要我们把问题看个清楚,或者说尽量地放低“门槛”。

我说这些,或许对初涉教育的朋友们有所帮助。这一点,并不是轻蔑我们的年轻人。相反,我们的年轻人在这个问题上是很容易理解的。尤其是我们的很多大学是没有现行的中学课本的,所以,我们在出任教员以后,就需要切实地展开学习课本的工作。学习课本,并不是中学生才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