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初
32266000000076

第76章 学习靠一点一滴的点积累

我们有时候或许会说起关于公开课的事情。不只是老师们说,就是同学们有时候也说。我以前的学生就说我准备的过多了,有时候练习了好多次以后,再说开公开课的话。这样,一堂课,什么东西都是重复的,看表面的情况,那是很好的,可是实际上什么都没有。

后来,我反省自己和别的老师的课,私下里以为,做表面工作实在没什么意义。我们做表面工作,深怕人家把自己的缺点看见了,实际上这就是最大的缺点。现在有缺点没什么值得羞愧的,主要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缺点,从根本上就否定了自己有缺点,更不用说自己能够改变自己的缺点了。

当然,如果事实上完美,那就很舒服了。可是,我们实际上都很清楚:没有那么完美。那么,还不如正视自己的缺点,从容一点。亦如正视诗歌的问题。这个方面,不是我们自以为美好,那就十分完美的。

一堂课,我们怎样构思,这跟我们平常的习惯或者平常的积累很有关系。如果说我们要在某一堂课上集中表现我们的能力,却没有平常的细致积累,这怎么可能呢?也如同同学们的学习,希望一堂课学习以后就不用学习是极端错误一样的道理。我们需要注意平常的积累。

或者说,学习,是一天学一点的。不是哪一天集中学习了,然后就不用学习了。如果抱有这样的思想,集中学习一天,或者一个小时候,以后就不再学了,那就容易出问题。学习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一个胖子。

就老师而言,你所要给同学们传授的东西,不可能一次就传授完毕。很多东西,我们需要细致地条理地,一点一点地给同学们说清楚。这不只是书上的东西,还有书外的东西。

我以为,老师们在给同学们说学问的时候,对学习是一个过程的观念,是需要特别加深的。我们的老师如果希望快餐,希望速度十分地快,取得成效十分的显著,在短时间内,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为此,我并不赞成在一堂公开课上故意做什么样子,这样的样子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我们不用做花架子,我们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讲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