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初
32266000000002

第2章 免得误人子弟

前几天,还有教员跟我说,课程不能够教得太多。也就是说,一个教员所承担的课不能够太多。可是,乡下的中学,缺乏教师,你不承担,难道让那些学生不上课?不是这样的。

而且,由于教师少,一些课程安排,根本不是按照国家的标准来安排的。很多应该开设的课程,并没有确实地开设起来。我们现在还是有很多地方,有的书给学生发了,可是就没开设那课程,没老师去讲。多数的地方,课程安排,倾向于注重当地考试科目。只要是当地不考试的科目,那定然是不开设的。

或者,等到什么级别的检查来了,就伪造个课程表,放在墙壁上,就成功了,就这么实际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肯定是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过,实际情况却不得不让我们这样做的。

你不能够强迫这些地方把所有的问题,都按照国家标准来做。这些地方,按照国家标准做不下来,所以,只好自创标准。我们在师范学校里面学习的时候,什么都依照国家标准,到具体的环境中,我们还需要看看这个环境中具体执行的标准。

比如,我们现在是区教育局管着具体的学校,你看市教育局的文件,那还是可能没什么用处的。因为,具体的工作,我们是听区教育局的,而不是市教育局的,这就是很具体的情况。这个情况,是我们眼中的一个现实。

有的依据这个现实,就抱怨自己的处境不好,这是很不对的。在具体的环境中,我们需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改变相关的不好的状况。如果我们只是抱怨,这就没什么价值。我们需要看清楚一种现实的原因,而且看看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有具体的解决办法,我们能够做的,我们就需要做。那比如,今年我每周的课已经是二十六节,全学校最多。跟江南的学校老师相比,那我肯定不舒服。劳动和薪水,大家都喜欢比较,比着比着,自己就不满意,不满意就说话了。这是常见的。我想,这也没什么办法。如果有更多的老师,我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上一个月,说是今年教育局招考的老师中间,有两个老师是应该到我们学校来的。这事情很令人振奋,毕竟,有两个人要进来了。我们都很希望他们能够来。

可是,他们来了,看了一下,跟校长打了招呼,然后就又走了。他们在旁边的镇子上的中学里面,找了自己的职位,不来我们学校。这是具体的情况。也就是说,不是你教育局安排他来,他就一定愿意来的。什么死命令,活命令,对这些人管用吗?不管用的。

就我们自己而言,大家都知道,这么辛苦的环境,谁不愿意换掉呢?都喜欢走掉的。如此一说,大家就清楚了。我们有的人是想走,但是没有走。有的人想走,是准备在将来某个时候走,现在还没走而已。这样的环境,就迫切需要改变。

我们的抱怨能够改变这样的环境吗?我看,是不能够的。这是我们的现实条件,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多思考一下,牢骚也就少一些了。因为,我们的工作是需要具体地做的。即使我们准备走,或者要改变环境,那我们也需要注重眼下的现实工作,具体地把我们的工作做下来,免得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