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初
32266000000104

第104章 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

关于受教育的平等,有的朋友说“平等?对了,这是我们的理想,而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对不对?不平等到处存在,从入学到毕业!放眼望一望,名目繁多的借读费,赞助费,平等是需要钱的!再看一看城市周边的那些简陋的,随时会被关闭的民工子女学校,你就知道教育的平等有多难”!这是一种现实。

法律上说的平等是法律条文的,于实际生活中的反映,却不是那么理想,这是确实的。实际上,还不只是交纳费用与学校设备两个方面,就是在学校内部具体进行教育教学操作的过程中,也相当程度地存在着受教育的不平等。

第一,编排重点班和普通班。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组成几个重点班,将成绩不好的学生组成另外的普通班,这是受教育的平等吗?不是的。

即使这样的行为不怎么公开地说,或者换成什么“分层次教学”来表白,都是让了解具体情况的人寒心的。对重点班配备所谓最优秀的教师,最齐备的资料,这当然是对重点班的学生有帮助的。可是,另外一面,放弃了普通班的学生,就是用一些所谓的不优秀的教师了,没配备什么资料了。

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让学生反感,也让家长不放心。只是,因为要提高升学率,往往得到了一些人的理解。

第二,城镇学校可以补课,乡下学校不可以补课;城镇学校可以买资料,而乡下学校不能够让资料书进课桌。或者,这是一些地方的默许,然而造成了实实在在的不平等。因为那样做,势必让农村学生始终都落后于城镇学校的学生了。

这就是城市和乡村学校之间的不平等,这个不平等直接或者间接地造成学生的受教育的不平等。我以为,无论什么地方制定什么关于教育的政策,都务必考虑到城乡平等。

第三,硬件设备资源的不平等。城乡差距是其中之一,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是其中之一。硬件设备资源,包括信息时代的硬件设备,包括人才资源。

城市和发达地区,这些方面都是丰富的;而乡下和不发达地区,这些是紧缺的。比如,很多乡下的学校就是紧缺教师的。因为这个方面的缺乏,部分地方的教师的负担是很大的。

所以,在讨论教师的工作的时候,我常常更关心乡下和不发达地区的情况。这些情况和高尚没什么关系,和学生有着天大的关系。

可见,要实现确实的“受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还需要走很远的路。这一点,我们可以抱怨,可以说很多,但是更重要的是将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做起来。我们有的教师说出了希望平等,有的学生说出了希望公平,这是很好的事情。可是,我们更要注重现实。我们需要抓住可能的机会,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