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塔木德:犹太人的做人与经商圣经(精华珍藏版)
32200100000003

第3章 智慧与金钱是统一的(2)

犹太人仅靠其高素质的文化在择业和创收方面就胜人一筹,且不说其在经商中巧用谋略的巨大收入了。以美国为例,据统计,一个高中毕业生一辈子打工的收入,比一个同样工种的初中毕业生多10万美元;一个大学毕业生又要比一个高中毕业生多20万美元。在美国的200多万犹太人中,高中毕业占64%,大学毕业占32%。而在美国总人口中,高中毕业只占35%,大学毕业占17%。这个文化水平的群体差异使在美国的犹太人的收入比美国全国平均收入高得多。据统计,1974年美国犹太人家庭平均收入为13340美元,而美国的平均家庭收入只有9953美元,犹太人家庭高出了34%。

犹太人把知识视为财富,认为“知识可以不被抢夺且可以随身带走,知识就是力量”,所以他们十分重视教育。犹太人有个说法,犹太人一生有三大义务,第一义务就是教育子女。他们教育子女,目的在于让后代能在竞争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自己和民族的力量。犹太人对教育问题已跳出了宗教和神学的范畴,认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处于越来越迅速的发展变化之中,科学知识日新月异,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会落伍,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从事科学技术事业如此,经商做买卖也如此。

据统计,最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工业新技术,今天已有30%过时了。电子产品的寿命周期已经缩短到3年左右,超导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崛起,又预示着一次新的工业革命的开始。当今世界正处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知识型经济成为争夺相对经济优势的主要手段。处在这样一个多变的世界里,任何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缺乏远见和不求上进的人,都难以避免失败的厄运。犹太人深明大义,不但自己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更着力培养后代,让他们成为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才。的确,犹太商人的观念是正确的,他们把知识看作致富的力量,因此世界上诞生了一流的犹太商人。

◇ 善 于 学 习

读者也许会注意到,各类杰出的犹太人,他们的事业成功无不与勤于读书和善于学习有关。犹太人由于其民族遭受过的迫害,2000多年来流散在世界各地,受尽歧视和排挤,迫使他们要掌握一门或更多的科学技术本领作为谋生资本,因而形成了一种勤劳好学的风气和传统。而优良的学习风气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和保姆。

“知识就是力量”,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有力量。知识来自于自己的实践和别人的经验。个人的实践由于受时间、范围和条件的制约,总是极有限的,更多的是来自别人的经验。书本是一些经验和新知识、新技术的“仓库”,它汇集了各种知识和经验,或起码汇集着指导学习、启迪思路的方法。所以,俗语有讲:“开卷有益,一字千金”,“读书能求理,越读越有味”,“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等等。

读书的方法和途径可以是学校的正规教育,也可以是自学。犹太民族十分注重正规学校的学习,他们不论家庭条件好坏,都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进学校读书,有些家庭经济不允许,则待孩子读上大学时实行半工半读,因此犹太人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以今天的以色列为例,它确立以教育为本,一直把教育事业列作民族的首要任务,其教育经费的开支在整个国民预算中所占比例,仅次于国防开支。据统计,1984年~1985年,以色列大学生人数达99万人,即每1000个劳动力有77名大学生(美国为111名,日本为42名,英国为30名,法国为50名),可见以色列处于前列。

犹太人既注重学校的正规教育,又注重自教自学。众所周知,学校是获取基础知识的场所,而很多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技术要通过实践或专业学习才能得到。另外,由于个人及其条件不同,受到正规教育的程度也很不相同。因此,犹太人很强调具有自己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从中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事业有成的犹太人都有一套高效的读书方法:1善于收集学习资料。他们根据学习的目标,收集所要学习的资料,包括书籍、杂志、报纸、文献、录音带、录像带、网上信息资料等。

2确定精读的资料,下工夫读懂读透。

3按学习所划定的范围泛读,以取广采博收之效。

4借用别人的头脑“读书”。人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而时间又极有限,要解决这个矛盾,除了自身努力外,还可借助别人的力量。比如把一些需要学习和了解的书、资料交给下属有一定素养的人阅读,让他读通后把核心内容和要领归纳告诉自己。听了他的介绍后,如发现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的,自己再有重点地阅读。

5定向选读。如自己需要攻克某个方面的技术或项目而缺乏相关知识,即选定相关的书籍、资料阅读和学习。比如,爱因斯坦为了创立相对论,即针对自己非欧几何知识缺乏的情况选学这个学科的有关书籍,效果立竿见影。

6通过多形式获取知识。不仅从书本、资料获取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与人交往来学习。据了解,今天人们接受的信息,来自文字的不到五分之一,而来自语言的超过五分之四。如通过交谈、讨论、会议、报告、电视、广播等手段,使人们可吸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 粗俗者成不了大商人

在犹太人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赚钱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一个仅能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事物的人,不但不配做商人,也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分析众多犹太商人的成功之路,人们发现,他们大多是先通过钻研成为某一行当的行家里手,尔后以之起家的。与犹太商人打交道你会发现,犹太商人的知识面很广,眼界很开阔。作为拥有几千年辉煌的商业智慧和丰富的商业实践的民族,纯商业上的知识在其就更不待说了。犹太商人追求学识渊博,他们当中精通两门以上外语的不在少数,他们视外语为世界商人的通行证。

“商人要学识渊博”,这是犹太人提出的赚钱口号,同时也是他们的经商法则。学识渊博不仅可提高商人的判断力,还可以增加他的修养和风度。一个文质彬彬和一个粗俗不堪的人,分别去应酬同一宗生意,成功几率大的必然是前者。钻石是一种昂贵的商品,也是属于“女人”的商品,按犹太人的经商法则来说,钻石是一种很赚钱的商品。假如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商人,他除了了解自己的商品以外,还要了解自己商品所针对的顾客的心理,尽力满足她们的需要,选取合适的场所,必要时客气而又不失风度地与顾客周旋,取得顾客的信任和重视。顾客对你的商品开始注意,这样生意就成功了一半。但是,假如是一个见闻狭隘、学识粗浅的商人,他既不懂得怎样设置店面,创造气氛,也不知道怎样招揽顾客,更不知道怎样树立自己的信誉,且衣饰粗俗、满口粗话,这样,顾客未进门也许就给吓跑了,还能赚什么钱?

但是,有的人仍然不明白,钻石和学识渊博到底能搭上多少关系?又怎样使犹太人手中的钻石产生这么大的魔力?成功的钻石商人到底应具备哪些条件?

有个日本商人,他对犹太商人的经商法则掌握得很好,并取得了贩卖女式手提包的成功,在经营服饰品贸易中立住了脚跟。他想进一步扩大营业范围,就看中了犹太人发财的钻石生意,但他又了解到,日本的钻石生意很不景气,许多像他那样曾对钻石生意抱有很大信心的人都失望而归。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为了避免遭受同样的命运,这个日本商人拜访当时有名的世界钻石大王玛索巴氏,向他提出这些疑问。

“钻石生意要取得成功,究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玛索巴氏毫不客气地回答他:“要想成为钻石商人,必须先要拟好一个100年的计划。也就是说,单靠你一生的时间是不够的,最少要赔上你孩子那一代,要两代人的时间才行。同时,经营钻石买卖,最要紧的一点是获得别人的尊敬和信任,被人尊敬和信任是贩卖钻石的必备基础。因此,钻石商人学识要非常渊博,无论什么事都能知道才好。”

玛索巴氏想考一考日本商人的学识,冷不丁问:“你知道澳大利亚近海一带有些什么种类的热带鱼吗?”

日本商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人们乍一听到这个问题,可能都会感到莫名其妙。因为做钻石生意和大西洋的鱼类毫无关系,怎么问这样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问题呢?

但犹太人有自己的想法:一个钻石商人需要的是一个精明的头脑,对方连大西洋有哪些鱼类都了如指掌,可见对钻石的业务知识也同样相当熟悉,那么对巨细俱全的钻石种类的分析肯定也是全面、周到的,和这样的商人合作肯定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