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女孩手册
32149700000007

第7章 不要过分迁就女孩的过错

一位母亲在教子课堂上这样谈起自己的女儿:

4年前,我和孩子的爸爸因感情不和离婚了,9岁的女儿一直跟着我生活。我自觉没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没能给孩子更多的爱与温暖,所以内心非常愧疚的我比原来更加宠爱孩子,甚至无限度地满足孩子。女儿的任何有理、无理的要求,像从最初去游乐场玩,到买昂贵的动漫书等等,我通通“开绿灯”。

女儿从小就没有被拒绝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求也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我已经无法凭自己的能力去满足女儿的要求。没想到孩子却想不通,她认为我不爱她了,竟然大发脾气,把家里的瓷瓶打碎了,最后竟以自杀威胁我。

女儿还是个13岁的孩子,可她竟然学会了抽烟、打架、喝酒,不过即使这样我也不忍心管教孩子,这都是我的错,也许当初不该离婚……

心理专家认为,小女孩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和父母过度顺从其要求和过度迁就其过错分不开。如果在女孩幼年阶段父母没有告诉她什么事是对的,什么事是错的,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能做,那么小孩子很容易混淆是非黑白,最终走上一条错误的人生之路。

例如女孩为了买零食撒谎了,你觉得这没什么,于是听之任之或者敷衍应对,那么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觉得“撒谎没什么”,“下次我还可以这样”,“这样做,我能得到想要的”……等到她慢慢长大,“撒谎”也成了她甩都甩不掉的人生包袱,势必影响她的生活。

那么,面对犯错的女孩,父母应该选择怎么做呢?是无止境地迁就,还是过度地惩罚?下面就给父母们提供几种方法:

方法一:在女孩的错误面前,父母要坚守自己的原则

一位母亲讲述了一件发生在她和女儿之间关于“原则”的事:

一天早上,女儿上学时忘了带作业本,为了按时交作业,女儿就给我打电话,让我给她去送作业本。但是我说:“我不能去送,你最好自己回来拿。”女儿开始感到很失望,说我对她不负责任,但我仍坚持这么做。

然后,我把女儿的作业本放在门口,开始做自己的事情。女儿回到家里,脸色很难看。她很生气,希望我打车送她回学校。不过,我根本不理会她的挑衅,只若无其事地说:“妈妈忙着呢,你现在先回学校交作业。我们以后再讨论这件事。”

放学后,我知道女儿已不生气了,便耐心地听女儿诉说她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感到很难堪,因为我不去送作业本,她还得回来拿。我对女儿说:“你知道吗?妈妈很爱你,但妈妈这样做,完全是为你好!”接下来,我给女儿分析她为什么忘了带作业,完全是由于马虎大意造成的。我告诉她,自己犯了错,就应自己承担后果。如果不亲身体验,不会领悟到其中的道理,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讲明是非曲直后,我和女儿愉快地“和解”了。

父母对女孩的爱应该是智慧的爱,应该是让女孩在体验中感悟、反思、成长。无论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使用哪种教育方法,都应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对女孩娇生惯养,要以关怀为起点,以尊重为核心,以信任为基石,以理解为基础,以严格要求为原则,这样的爱才是对女孩最正确、最有益的爱。

方法二:父母应给犯错女孩“补补课”

女孩成长过程中总会犯各种各样的大错小错,小的过错,如打碎一个玻璃杯、刮花爸爸的车子、弄脏妈妈的新衣服等;大的过错,如撒谎、打架等等。面对这些过错,父母除了不能过分迁就和放任孩子外,还应该给女孩补补“课”。这些课程包括,让女孩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过错,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学会接受“被拒绝”等等。这些都会帮助女孩科学、有效地度过“犯错”这一关,继而走上正确的道路。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英国教育家伊丽莎白·哈特利·布鲁尔认为,父母应试图纠正女儿的过错,而不是过分迁就,对此,她为父母们提出的建议是:

1.揭示问题,并将问题归类,凡事都要事出有因。

2.不要让女孩认为自己“无用”或“一无是处”,让她学会承担责任。

3.问问女孩她认为问题出在哪里,多听听她的意见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