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32133200000068

第68章 参考文献

韩国文献

《朝鲜王朝实录·高宗实录》

《国朝宝鉴续纂》

鱼允中《西征记》,1882年手写本

金允植《云养集》新文馆本,15卷,大正六年(1917年)版

金允植《云养集》黄炳郁编本,1914年、1917年版

金允植《云养续集》金琪邰编本,1930年版

金允植《金允植书轴》,现藏韩国中央图书馆

鱼允中、金允植《从政年表·阴晴史》国史编辑委员会,1955年版

金允植《阴晴史》国史编辑委员会编,探求堂,1958年版

金允植《续阴晴史》国史编辑委员会编,探求堂,1960年版

金允植《天津谈草》,金允植重孙金周龙手写本。现藏首尔(汉城)大学校中央图书馆。

《金允植全集》1-2,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亚细亚文化社,1980年版

《金允植全集》权锡奉编,亚细亚文化社,1980年版

〔日〕细井肇《现代汉城的风云名士》第75~78页,该书原注“明治四十三年韩国京城日韩书房”,已收入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旧韩末日帝侵略史料丛书》(社会篇12),亚细亚文化社,1985年版

〔日〕大村友之丞《朝鲜贵族列传》第89~91页,“金允植”。该书原注“明治四十三年朝鲜总督府印刷局印刷”。已收入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旧韩末日帝侵略史料丛书》(社会篇13-4),亚细亚文化社,1985年版

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编《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第4卷,1991年版

《云养先生文集》1,2,3,景仁文化社,1999年版

林基中主编《燕行录全集》第93卷,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版

权锡奉《“领选使”之行》,《历史学报》1961年17-18期

金镇石《金允植“开化”思想研究》高丽大学校硕士论文,1976年

宋柄基《金允植李鸿章的保定天津会谈》,《东方学志》,44-45,1984年

郑玉子《云养金允植研究》,《高柄翊先生回甲纪念史学论丛》,1984年

金钟烈《金允植研究》,仁荷大学校硕士论文,1985年

云谷静人俞惪善监修《家礼书式百科》,恩光社,1996年版

李相一《云养金允植的思想与活动研究》,东国大学校博士论文,1996年

首尔特别市市史编纂委员会编辑发行《首尔600年史》,1998年

赵桢模《金允植汉诗世界的变貌样相》,庆北大学校硕士论文,1997年

金圣培《金允植政治思想研究》,首尔(汉城)大学校博士论文,2001年

〔中〕刘顺利《无名氏燕辕日录研究》,韩国《中国语文论译丛刊》总第十三期,2003年

〔中〕刘顺利《朝鲜领选使金允植的天津歌咏》,韩国《中国语文论译丛刊》总第十五期,2004年

中国文献

《清史稿·列传》

《文学津梁》第一册,上海有正书局,1920年版

来新夏主编《天津近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方起东释读《好太王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郭长久主编《追寻大直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中译本,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平原、夏晓虹编注《图像晚清》,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苏东学刊》,2002年第四期

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刘顺利《文本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大辛主编《近代天津图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刘顺利《半岛唐风:朝韩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中译本,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十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顺利《七百年积累的形象学史料》,载《汉学研究》第八辑,中华书局,2004年

中国、日本、韩国共同编写委员会《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笔者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韩国首尔大学校(SNU)奎章阁”馆长宋基中教授在资料方面的帮助。宋基中教授是哈佛大学毕业的东亚学博士,也是我妻子的文化学老师。我二人曾多次去馆长室求教,在此再次表示感谢。并祝先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笔者在韩期间,曾就韩国的中国文学研究情况等问题,向韩国外国语大学校柳晟俊教授请教。柳教授是韩国著名的汉学家。我是1996年认识柳教授的,2004年与先生有一次长谈,多有收获。再次向柳教授表示感谢。

本书蒙恩师周发祥教授撰写序言,多所鼓励。周先生是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在我求学期间,他与郭宏安、史忠义等先生共同创建了中国社科院比较文学中心。先生对我的科研工作一直大力支持,热情帮助。在我撰写博士论文期间,他从香港中文大学为我背回了大量的英文复印资料。至今回想起来,我还很感动。

远在加拿大的姜东赋教授和许桂亭教授一直关心着我的教学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