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幽默笑话
32079000001424

第1424章 一联息众怒

河南南阳西郊卧龙岗武侯(诸葛亮)祠内,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联语是: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是清人顾嘉衡写的。先主,指刘备;后主,指刘禅(阿斗)。上联是说:诸葛亮一心为国,并不分君主是贤明的刘备,还是昏庸的阿斗。下联是讲:诸葛亮名垂千古,为天下人传颂赞扬,又何必分辨什么襄阳、南阳呢?上联自可解释,而下联又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忆自己未出茅庐时说:“臣本布衣(老百姓),躬耕于南阳”,这个“南阳”究竟是指湖北襄阳附近的南阳墟,还是指河南的南阳郡?历来说法不一。明清时,人们便因此打起了笔墨官司。湖北、河南两省的文人学者纷纷引经据典,力图“考证”南阳出在本省,以增乡光。

到了清代咸丰年间,湖北人顾嘉衡任职河南南阳知府,面对这事,很不好办。他经过细心思考,写下了这副既不得罪故乡人,又不刺激为官之地的“折中”对联。联语措词文雅,且意境高远,从而缓和了那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因此,这副对联名声大作,为人们竞相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