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32041100000013

第13章 一项工程——“两湖一库”五大治理工程

2007年9月21日,贵阳市召开“依法治理两湖一库”动员大会,对治理和保护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进行全面部署,提出实施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物净化、生态修复五大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两湖一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红枫湖部分区域可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工业污染治理工程

审批部门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从源头控制新增污染源。坚决执行“三个不批”(属于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批;排污超过总量控制的不批;污染物超过环境容量的区域内新增排污项目不批),从项目审批源头严把关,禁批可能污染水质的项目,严格按照程序办理项目审批。督促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减排、零排工作力度。依法打击各种破坏水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大污染治理项目资金投入。

生活污染治理工程

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加大生活污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2年,贵阳市投资2亿元,完成清镇市、观山湖区、云岩区、花溪区辖区内朱家河污水处理厂(1期、2期)、金百污水收集泵站提升系统、金钟河整治等14个项目,完成“两湖一库”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积极推广无害化生产和无害化防治技术。2012年,贵阳市投资1.5亿元,完成农村清洁能源工程、阿哈生态村建设、红枫湖滴澄关人工湿地、百花湖萝卜哨人工湿地等38个项目;投入143万元资金,扶持裕东绿色蔬菜基地等5个农业产业转移项目。

生物净化工程及生态修复工程

通过开展人工投放鲢鳙鱼苗等,提高“两湖一库”水体自净能力。同时,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加强湿地建设和保护。2011年,完成“两湖一库”生态浮床(岛)示范工程、红枫湖湖滨水淹区生态修复实验工程、百花湖湖滨水淹区生态修复实验工程、百花湖沿湖水土保持治理等项目。2012年,贵阳市总投资7363万元,完成湖滨水淹区生态修复项目。

围绕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贵阳还不断创新建设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先后建成观山湖、花溪十里河滩、小车河三个总面积达16平方千米的城市湿地公园和16个总面积达7.2平方千米的山体公园,并在“二环四路”105平方千米规划用地范围内建设城市绿色生态走廊,将交通道路变成条条景观大道,并全面提升原有城市绿地的景观品位和管理水平……一场点、面、线结合的大规模城市增绿提质工程,打造出一个全国少有的城市生态家园。2013年,贵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同时,贵阳还实施营林造林工程,五年来新建营造林102万亩,严打非法砍伐林木、侵占林地行为,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4年的34.77%提高到2013年的44.2%,成为世界上喀斯特地区植被最好的中心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