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企业家:创造卓越世界
32007300000087

第87章 构筑你的供应链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样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①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②降低公司的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③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错误成本去除,异常事件消除。供应链管理的四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辅助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步骤:①分析竞争环境,识别市场机会。②分析顾客价值。③确定竞争战略。④分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⑤评估选择合作伙伴。

对于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选择原则:①合作伙伴必须拥有各自的可资利用的核心竞争力。②拥有相同的企业价值观及战略思想。③合作伙伴必须少而精。

供应链的发展阶段:①物流管理阶段。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传递到用户的一个过程。因此供应链仅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物料采购、库存、生产和分销诸部门的职能协调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率。②价值增值链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供应链的理解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需求环境的变化,原来被排斥在供应链之外的最终用户(消费者)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而被纳入了供应链的范围,这样供应链就不再只是一条生产链了,而是一个涵盖了整个产品运动过程的增值链。③网链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不确定性的增加,今天企业间关系正在呈现日益明显的网络化趋势。与此同时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也正在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即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的一切向前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向后的关系。供应链的概念已经不同于传统的销售链,它跨越了企业界限,从扩展企业的新思维出发,并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考虑产品经营的竞争力,使供应链从一种运作工具上升为一种管理方法体系,一种运营管理思维和模式。

供应链的具体流程:①物资流通。这个流程主要是物资商品的流通过程,这是一个发送货物的程序。该流程的方向是由供货商经由厂家、批发与物流、零售商等指向消费者。由于长期以来企业理论都是围绕产品实物展开的,因此目前物资流程被人们广泛重视。许多物流理论都涉及如何在物资流通过程中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将货物送出去。②商业流通。这个流程主要是买卖的流通过程,这是接受订货、签订合同等的商业流程。该流程的方向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目前商业流通形式趋于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店铺销售、上门销售、邮购的方式,又有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购物的电子商务形式。③信息流通。这个流程是商品及交易信息的流程。该流程的方向也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过去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看得到的实物上,因而信息流通一直被忽视,甚至有人认为国家的物流落后与人们把资金过分投入物质流程而延误对信息的把握不无关系。④资金流通。这个流程就是货币的流通,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必须确保资金的及时回收,否则企业就无法建立完善的经营体系,该流程的方向是由消费者经由零售商、批发与物流、厂家等指向供货商。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①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②强调企业应专注于核心业务,建立核心竞争力,在供应链上明确定位,将非核心业务外包。③各企业紧密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④对工作流程、实物流程、信息流程和资金流程进行设计、执行、修正和不断改进。⑤利用信息系统优化供应链的运作。⑥缩短产品完成时间,使生产尽量贴近实时需求。⑦减少采购、库存、运输等环节的成本。

供应链管理的主流技术:①全方位连接技术。②语音及GPS技术。③语音识别技术。④数码成像技术。⑤便携式打印技术。⑥二维条码技术。⑦RFID技术。⑧实时定位系统(RTLS)技术。⑨远程管理技术。⑩安全技术。

供应链成功的七种方法:①供应链网络的战略化和最优化。包括识别最低成本外包战略,决定制造点数量,最低成本的转换战略,决定具有最低成本外包总成本的位置,通过网络决定库存存放位置,决定所需要的新的基础设施,对具体的客户层来说决定合算的服务方式。②实现功能最佳。包括采购效率、生产效率、运输效率、销售效益等。③整合需求和供应。使用需求/供应规划软件,优化销售/运营规划流程。④整合技术和系统架构。把规划/调度技术同他们的ERP系统以及客户和供应商的系统联系起来,从而建立端对端供应链视窗。⑤针对供应链的效率进行组织和考评。一要使供应链的功能与流程合理化;二要使跨业务部门更加合理化;三要提高人员和结构水平,四要注重绩效评估和基准比较。⑥灵活获取各项能力。这主要指的是供应链能力,一部分要从企业内部去获取,大量的必须从企业外部去获取。⑦延伸供应链。一是延伸传统的供应链,包括产业合作,针对分散生产的供应链进行合作,协同规划和供应链同步化。二是延伸到传统供应链以外,包括发展供应链枢纽,建立物流供应商联盟,集成电子采购市场,实施企业横向联结的一站式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