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企业家:创造卓越世界
32007300000034

第34章 认识环境的结构

1.社会——技术系统

社会系统:企业家、员工、相关者;技术系统:任务、工具、设备、操作技术。社会技术系统是一种关于组织的系统观点。该理论认为组织是由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技术系统,即由包括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技术系统、成员的素质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复合系统。它强调组织中的社会系统不能独立于技术系统而存在,技术系统的变化也会引起社会系统发生变化。人群关系并不是组织可随意取舍的特性,而是企业所固有并因其激励人的行为而存在的。可见这种组织观点更重视人际关系系统。建立社会技术系统是指为了提高组织效益而采用同时集中于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变革,使他们相互关系最佳配合的一种有计划的组织变革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组织的技术和人的因素的最佳结合,强调对完成工作的方法重新设计。它是现代组织变革活动中较为流行的方法之一。

2.环境创造需求

人们所处的环境创造需求,这种需求的本质限定了最适合团队的领导类型,因此领导是企业家必须提供的团队成员所处环境要求的一种功能,一种特定的工作关系,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团队需求,企业家要将环境用成员可接受的方式定出框架。环境指社会和心理的条件,如工作环境等。人类与其他的生物不同,不仅仅以自己的生存为目的来影响环境,使自己的身体适应环境,而是为了提高生存质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环境,把自然环境转变为新的生存环境。对处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客观条件和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的健全完善程度;宏观经济形势;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对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同行企业的竞争力;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进步状况等。

3.偶然性理论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的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它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相反,它不是事物发展进程中居支配地位的趋势,它对整个事物的发展则起着加速或延缓及使之带有这样或那样特点的影响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重点,正由必然性向偶然性转变。在因果律、规律性、确定性和必然性之外,正显现出更迷乱但却更深刻的相对性、无序性、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们开始发现偶然性存在的普遍性和其对事物塑造的强大力量。环境不确定性的急剧增加,企业越来越难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传统的战略理论对此越来越无能为力,反叛传统战略理论的呼声越来越高。以环境不确定性、未来不可预测性、系统复杂性和演化动态性为基础的、强调偶然性、试错性、应急性、意图性、学习性、自组织性、自适应性、灵活性和随机性等特征的所谓企业发展的“偶然性理论”应运而生。偶然性理论认为战略是不断试错的结果,战略是一种意图,战略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战略是一个应急过程,企业的自发学习和创新,可以使企业更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4.时间紧迫性

这是一个时间紧迫的年代,蔬菜在反季节生长,孩子在起跑线上拼搏,人们越忙碌越慌张,越上进越迷茫……为什么只有工作能够加班,生活不能加班呢?人人时间紧迫,害怕掉队。在时间紧迫的压力下,人们笃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可以提前挤,而且越挤越滴答。时间紧迫的根本,不是因为时间管理不好,而是因为生活规划不好。

由于企业家的多重角色,因此一部分企业家每天日理万机,忙忙碌碌,没时间照顾家人,没时间联络朋友,没时间锻炼身体,更没时间休闲娱乐,可见时间管理对企业家非常重要。时间管理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地运用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你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时间管理不是完全的掌控,而是降低变动性。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过事先的规划,作为一种提醒与指引。时间管理理论可分为四代。第一代的理论着重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第二代强调行事历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第三代是目前正流行的讲求优先顺序的观念,也就是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现在又有第四代的理论出现,与以往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它根本否定“时间管理”这个名词,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5.适应—反应

企业家所处的不同环境决定不同的工作内容和重点。企业处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时,企业家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适应外部环境及其变化,处于稳定外部环境的企业,企业家能够把重点放在组织内部,有更多决策和计划的自由。一般领导行为有四项尺度:支持(体恤)、指导(初始建构)、参与、成就导向。对企业家来讲有利于环境的因素有:企业家—成员关系顺畅、任务建构科学、职位权力明确、环境需要清晰、组织成熟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