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企业家:创造卓越世界
32007300000020

第20章 案例贡献社会的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著名企业松下电器的创始人,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但他同时又说,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他甚至把企业当做宗教事业来经营,是一种除贫造富普度众生的事业。因为他把企业纳入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才要不折不扣地强调赚钱赢利,只有这样才是对社会的贡献;相反,不赚钱,亏损,社会也必将亏损。贡献社会不仅应该是经营的理想,也应该是理想的经营方法,是有灵魂的经营方法。松下幸之助提出了顺应自然人性的企业经营观。松下幸之助认为人类是万物之王,顺应了生存发展这一法则,并被授予了将自身及同万物的共同生活无限地发展下去的权能和责任。所谓人是“万物之王”就是说,人必须遵循并顺应自然法则来驾驭万物,通过物质和精神的生产来改善人类及万物的共同生活。正是人的这种可以利用万物的权能,使人类必须承担起不同于动物的社会责任。根据这种人性的本质观来进行经营管理,则要求企业家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并努力满足人的需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因此这就给企业家提出了一项任务,企业经营中不但要激发人的主动性,而且要给予员工一定的指导,使其认清自己的使命,这样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社会,才能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使大众形成同心同德的整体力量,最终实现“万物之王”的使命。

在松下幸之助的管理哲学中有3个最为著名:①自来水哲学。幸之助说水管里面的水固然有其价值,然而喝路边的自来水不用付费也不会受到责备,因为水资源相对丰富。企业的责任不正是让世界物资丰富以消除一切不方便吗?经营的最终目的不是利益,而只是将寄托在我们肩上的大众的希望通过数字表现出来,完成我们对社会的义务。企业的责任是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从本质来看自来水哲学就是通过工业生产手段,把原来只能供少数人享受的奢侈品变成普通大众都能享受的普及品。自来水哲学在幸之助的年代具有巨大的威力,它把松下公司带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上,带动家用电器在全世界的迅速普及。自来水哲学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消除世界贫困,使人类走向繁荣和富裕。②堤坝式经营。堤坝式经营是自来水哲学在企业运作上的逻辑展开。他说如果河流的水量剧增就会变成洪水带来巨大灾害,而如果遇上干旱天气就会造成水量减少,因此要在河流的适当位置修建堤坝。修建堤坝的目的就是珍惜老天赐予的每一滴水,并加以有效利用。这样既能够保证安全,又能够创造价值。经营企业的道理就和需要来调整堤坝里的蓄水量一样,资金、库存和人才也同样需要堤坝。正确认识堤坝经营的意义,就能使经营变得更加稳健,获得高额利润。同时堤坝经营能够为社会带来真正的安定和繁荣。堤坝式经营的实质,是避免经营过程中的周期性震荡,减少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冲击。③玻璃式经营。玻璃式经营的要旨是公开和透明。这种公开和透明建立在对员工信任的基础之上,所有的经营状况都像玻璃一般清澈可见,不加掩饰。松下幸之助这种“玻璃状态”持续发展,并形成一种经营思想,同幸之助自身的经营体验密不可分。最初是天天算账,当经营略有扩大开始规范化时,幸之助把它变成每个月都结算盈亏,向所有员工公布。这种做法具有明显的经营优势,使他对经营状况了如指掌,同时公开盈亏总结各人的贡献情况轻而易举。松下的员工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同时也能感受到老板的诚恳和信任,由此催生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员工的士气。经过多年的发展,松下公司已成为一个跨国性公司,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2007年为世界制造业500强的第59位,截至2008年4月1日,员工总数超过25万人,2010年销售额为8兆6926亿日元,营业利润为3052亿日元。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挫折,松下幸之助反思战争责任和对和平的追求,1946年主持成立了PHP研究所,开始了PHP(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通往和平和繁荣的幸福的研究,提出了民主主义就是繁荣主义的观点,进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讨论。松下幸之助期望通过这一研究,希望从根本上矫正社会的不良状况,立足于从人性、从诚实正直的角度来思考社会各种制度的应有形态,以促进人类走向共同繁荣之路。当然幸之助强调PHP研究绝不能变成象牙塔中的书斋作业,而是要付诸实践。

1979年松下政经塾成立,迄今为止毕业校友不过213人,其中近70人踏入政界,产生了3位部长、3位市长、30位国会议员、1位首相。而同时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总共毕业了17000人,却只当选了17位国会议员。松下政经塾规定申请人年龄限制为22岁到35岁,即面向那些年轻而富有成长潜能的人士。松下政经塾用古典的方式打造政治精英,因其严格、另类和成效显著等特点而备受关注。新的入学者在前两年学习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经营理念的研究,着重学习松下幸之助的基本理念和国家观念,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以及哲学、宗教等在内的人文学科;二是“国是”研究,探讨日本的政治经济大计;三是领导力培养,包括身心修炼、国际视野的培养等。随后学员将进行为期两年的实践训练,包括赴海外留学和就国家大计进行政策提言等。松下政经塾不限制毕业生参加任何党派,只要求他们不断自我修炼以达到对“人生的出发与回归”的悟道层次。

松下政经塾强调人生基本面的出发以及回归,类似欧洲古典“文艺复兴人”,又类似孔子阐述的儒家士大夫。政经塾重视的是通达的社会人,很重视实务、基层的操练。除了这些基本修养外,其余时间的专业研究领域都是塾生自修自得。想找什么专家,只要开口,松下就会想办法找到,如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另外,政经塾对国际学界交流也相当重视。松下借着政经塾,提出松下版的理想国,松下的人道精神,与终身学习的态度,是他的两个核心精神,也是他希望政经塾的未来政界精英能自我修炼达成的境界。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人类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存在者。松下坚持日本的政治未来,非要有高瞻远瞩的精英来领导不可。松下带头发动的对政界敲警钟,对日本社会的确有醍醐灌顶的效果。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指出,松下政经塾还要朝更好的目标推进,放眼未来。过去松下政经塾的主力目标是打击政坛贪污,但是世界在变,全球化造成两极化世界,M型社会来临,中产阶级消失,两极化社会是地球政治纷扰动乱的根源,松下政经塾下一个阶段的使命是解除贫穷和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