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企业家:创造卓越世界
32007300000129

第129章 绩效测评的方法

1.结构——功能

结构决定功能。好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科学的安排,一种优化的排列组合,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堆砌。每个单元只有通过系统的有序结构才能表现自己的性能,而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系统的结构。企业家在领导过程中,所实现的领导效率、领导效果、领导效益,不仅与其个人能力有关,而且与组织状态、组织环境与组织关系等多种结构要素有关,它们是系统综合的结果。

2.测量——评定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测量是利用合适的工具,确定某个给定对象,在某个给定属性上的量的程序或过程,作为测量结果的量通常用数值表示,该数值是在一个给定的量纲或尺度系统下,由属性的量和测量单位的比值决定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是在测量基础上作出的,因而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评定包括三个因素,定量描述、价值判断和指标权衡。

3.定性——定量

定性分析是测定物质包含哪些成分及性质,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定量分析是测定物质所含各种成分的数量,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定量分析的对象主要为财务报表,如资金平衡表、损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

4.静态——动态

静态是相对静止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停止不动的状态。静态分析法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求得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如研究均衡价格时舍掉时间地点等因素,并假定影响均衡价格的其他因素,如消费者偏好、收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等静止不变,单纯分析该商品的供求对于均衡状态的产量和价格的决定。简单地说是抽象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它一般用于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的条件。常用的静态分析法有相对数分析法、平均数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替换分析法、综合计算分析法、价值系数分析法等。动态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在经济学中动态分析是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动态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做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5.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又称量变质变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前者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量变中有阶段性的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