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嫁人经济学
32006800000008

第8章 陷阱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2004年,首届亚洲女性论坛在北京召开,而据该妇女研究中心对一份涉及3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除有34.5%的女性表示中立态度外,有40.5%的女性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表示了认同。对此现象,有专家认为值得警惕。

在女人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能干的不如会嫁的,意思是说,作为女人,你再能干,拥有怎样出色的能力,都不如找个好老公。要是会嫁,就等于你通过婚姻得到了一座属于自己的金矿。很多女性,在婚姻上,几乎寄托着翻一次身,革一次命,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她们希望通过结婚,能在自己的精神上,特别是在物质上,在量与质两个方面,有一个很大的跨越,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

我听说现在好多女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并不急于找工作,而是急于找个好老公。理由很简单,“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她们认为,嫁个好老公,就不必从零开始干,如果老公有的是钱,甚至可以从总经理开始干,所以说,嫁得好,至少减少奋斗N年,即使婚姻不幸,离婚的时候还能分得一大笔财产,总比从最低职位做起要快吧?

这种想法属于“曲线救国”——通过“嫁得好”来实现“干得好”,或者达到和“干得好”同样的人生效果。应该怎么说呢?我只能这样说,除非这个女人本来就有“干得好”的素质,像咱古代的武则天,在“嫁得好”的基础上“干得好”,否则这个女人就是把“嫁得好”想得太简单了。竞争一个好丈夫比竞争一个好职位并不轻松多少,而且同样存在被炒鱿鱼的危险。

我问过我老公,在男人的眼里,干得好容易,还是嫁得好容易?他的回答是,嫁得好比干得好更难,因为干得好只要努力就行了,而嫁得好需要本钱和天分,甚至再加上运气。嫁得好,带有一点一厢情愿的色彩,万一别人不要你了,你还得重嫁,这样折腾得几次,我想你是再也嫁不好了。

我总觉得想嫁得好并没有错,人往高处走吗?常说嫁人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嫁个富翁威富婆,嫁个王子成王妃,谁不想借机麻雀变凤凰。可一味地等着嫁好,甚至放弃“干得好”,我就觉得很值得商榷了。

婚姻对于女人来说无异于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投胎的时候你无法选择,但你完全可以选择第二次投胎。在现在这个时代,你甚至可以结婚、离婚、再结婚,也就意味着如果你第二次投胎没投好,还可以再投第三次,第四次,第N次。但可惜的是,一般来说,女人的行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贬值,毕竟世界上像古代的萧皇后那样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的女人却是寥寥无几。她自13岁做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改嫁,历经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小她十几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虽历尽千般沧桑,却也尽展万种风情。其容貌之艳丽,其手段之高超,绝非一般的平凡女子效仿得来的。

要嫁给有钱人,漂亮是最必要的,但仅仅漂亮是不够的,还得有心计,有手段。成功的男人身边美女如云,他为什么偏偏要娶你?

我最不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命不好呀之类的,尤其不赞同女人说自己遇人不淑是命不好。这其实完全是一种推脱之辞,把自己对人生的不负责任硬要嫁祸到无辜的上帝身上。我更倾向于认为婚姻是自己性格的副产品,而不是命运。说到底,这是一个恋爱自由的时代,也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你的生活圈子太小,你还可以上网去找,全世界的人任你挑,可挑着谁就靠你自己的眼力了,嫁给谁就看你自己的本钱和智慧了。

灰姑娘和王子举了结婚典礼,灰姑娘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都怪安徒生把童话写得太好,害得几乎每个女孩儿都曾做过“灰姑娘”的美梦,可一觉醒来,既没有水晶鞋,也没有白马王子,镜子里的自己也仍然是那张再平常不过的脸孔。但毕竟还是有人能够“美梦成真”的,于是美丽的少女与“白马王子”相爱的真实爱情总是令人欲罢不能。

如果能让我遇上一位王子,我宁愿现在天天削土豆皮,许多女孩在看灰姑娘的故事时,并不同情厨房里的辛达瑞拉。她不就干了点家务活,受点冷眼吗?可老天给她的回报是多么的丰盛——一个真正的王子!

“当一则童话中主人公的境遇和它的象征意义打动了一位读者,这就意味着它恰恰揭示了她们生活构想。”德国的一位心理医生说。每个女人都有穿上水晶鞋变公主的灰姑娘情结,但它变成现实的可能多半只发生在电影里。

在充斥着靓男美女的韩剧中,2005年收视率的冠军竟然是一部《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的电视剧。这部剧的女主角金三顺,30岁,糕点师,身高1.59米,体重63公斤,被称为要啥没啥的“少女”——就是少长相、少身材、少青春、少学历,同时还少钱。

就是这样一株狗尾巴花一般的女人,竟成为继《大长今》之后最受韩国妇女欢迎的偶像之一。也就是这样一个“少女”,有一天,一位年轻英俊的亿万富翁竟然开价5000万韩元要她做自己的女朋友。一时间金三顺成了韩国最红的女人,她的感情生活制造了整整一年居高不下的收视率。据统计,该剧90%以上是女性观众。

为什么女人们如此喜欢这个样样都少的“少女”呢?就因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灰姑娘。根据调查,73%的韩国女性认为自己肥胖。金三顺就是一个30岁的肥胖的老处女,因为在爱情上受伤害,猛喝酒而又长了12公斤。没有大学学历,也没有房子和轿车,只有面包制作师的资格证书。她是典型的在理想和现实中矛盾徘徊的女性。虽然她们向往电影中出现的浪漫情景,但也知道这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

金三顺的出现给了灰姑娘很大的慰藉和希望。生活中大把的“少女”把灰姑娘金三顺当作神经大麻,中毒深重而不自知,她们安然地躺在残酷的现实中做等待天上掉钻石的春秋大梦,不知道把握手里的幸福,而是用幻想填补生活的失意,她们生活在白日梦里,再也看不见自己的缺点,不思上进。

相信有很多的女孩子都喜欢英国的《简?爱》,它的意义现在回想起来,大概还远不止于仅仅因为这是一部外国文学名著那么简单,它是呈现在每个女孩子面前的一部“少女”教科书——如果你没有楚楚可人的外貌,如果你没有玲珑有形的身材,如果你没有骄人显赫的身世,那你就要学会该如何来赤手空拳自己打开一片天地,并找到一份令人仰羡的爱情。

说起来,简?爱真可谓是“少女”一族中具有教母和掌门人般的地位。她的坚韧,她的聪敏,确实是给了很多平凡女孩儿以鼓舞,也给她们树立了学习的标杆。但是,简?爱所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个女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不断努力以外,或多或少还要有一点幸运:因为她遇到了罗切斯特。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我感到这里面有太大的冒险的成分,还有一丝投机的味道,机会主义,碰碰运气;还有几分懒汉思想,躺在别人的身上,安心地睡大觉,靠在别人的肩头,让他人来为你遮风避雨。请问你靠的这副肩膀能够给你多长的支撑?给你多大的保障?每个人都喜欢无拘无束、轻轻松松的生活,如果凭空身上增添了额外的重量,那身心的负荷,能够承担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吗?能够经受住天长地久的检验吗?太悬了。

还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分明是以静止的观点看事物,眼界过于短浅,缺乏发展的变化的眼光。你现在不想为前途奔波劳累,偷得一时之便利,把自己的一生像押宝一样,全压在一个男人的身上,你能保证他爱你一万年永不变?更何况你嫁他时并不是很纯正的初衷,充满功利性目的,那爱情的获得恐怕也要打几分折扣的吧。所以持这种思想的人,本身已经是不正常,偏离了正确的思维,如果这样不计后果地一意孤行,到头来吃亏的恐怕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了。

在一个新闻培训班上,我结识了一位朋友,她在电力企业工作,拥有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经济收入,她的丈夫因工作需要调入深圳,收入可观,在经历了几年两地分居之后,她终于放弃了她的稳定的工作,辞职回家当了全职太太。

早几年,孩子还小,她整天忙忙碌碌的,生活倒也算充实,可现在孩子大了,上了学,她丈夫又因工作忙经常不回家,她成了孤家寡人,常常感到孤独,现在想出去找工作,可是年纪已经偏大,技能也已生疏,找工作存在实际困难。百无聊赖的时候,她会给我打长途电话,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诉说她心中的苦闷,感到前途一片迷茫。

所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奉行这个观点的人,已经这样做或想这样做的人,应该缓行,好好思考一下,我们生命的空间宽广无边,为什么要给自己的生命下了一个睹注,套上一个圈套,明知这是孤注一掷胜负难料的事,为什么还要去冒这样的风险?为什么人们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而对随随便便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的东西却不看在眼里,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嫁得好”重要,还是“干得好”重要?告诉你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假如你不能“干得好”,那么你就去尝试“嫁得好”;假如你没机会“嫁得好”,那么你就试着“干得好”;假如你既“干不好”,又“嫁不好”,那么你只好去讨论——“干得好”还是“嫁得好”了。

经济学解析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听起来漂亮,实则是蛊惑人心之语,即便是嫁得好了,也只能解决一时之痒,根本不能解决一生之困。安全系数太小,这样的婚姻存在着太大的变数,与其在人屋檐下每天诚慌诚恐地过日子,饱受那提心吊胆的滋味,还不如一开始就靠自己,把宝押在别人身上,真还不如押在自己的身上来得可靠,实在。(总结得不错,稍微联系一下经济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