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最棒的女孩
32000100000081

第81章 给孩子安排一些演讲的机会

为了让儿童把话说得很形象,就必须给他实践的机会。

——赞科夫

当孩子已经能够完整进行表达时,父母要能给女儿安排一些演讲的机会,提高其表达能力。

其实,女孩子对语言比较敏感,到了五六岁时,只要一坐到饭桌前,或者只要大人们围坐在一起闲谈,她就喜欢开始她的“演讲”,讲她和小朋友的故事,讲她看到的、想到的甚至把大人给她讲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再讲给大人听。因为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孩子往往讲得兴致勃勃、眉飞色舞。这就是加强孩子语言表达的一个机会,父母千万不要冷着面孔制止孩子,或者说一些“有话吃完饭再说”、“不要胡闹,听大人说话”这样伤害孩子积极性的话。任何一句不当的话,都有可能让孩子变得不愿意再继续讲自己的故事了。

五六岁的儿童,智力开始飞跃发展,饭桌上的演讲,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父母应该鼓励而不是制止。这里要注意:即使孩子的表达不尽如人意,父母也要对孩子表示肯定,并且用恰当的语言告诉孩子怎样说会更好。

具体说来,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演讲能力:

第一,多给孩子一些正式演讲的机会

父母要将这种自发的“饭桌演讲”发展成为有目的地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自觉行动。比如组织“家庭演讲会”、“星期日家庭演讲比赛”、“邻里间的小朋友演讲会”等形式,以培养女儿的观察、思维、记忆、语言表达等各种能力。一些正式演讲的氛围对于孩子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帮助孩子完成演讲稿

正式演讲都需要演讲稿,演讲的好坏首先要看演讲稿的好坏,因此,帮助孩子完成演讲稿很重要。可对孩子的演讲题目划范围,提要求,但不要限定过多过死。父母还可通过录音机把孩子所讲的过程录下来,再播放给孩子听,让女儿学会自己审视自己。

第三,对具体的演讲过程进行指导

1.告诉孩子演讲稿要口语化。

演讲就是一个和观众沟通的过程,所以语言一定要通俗、流畅,符合听众的听觉习惯。句子一定要短,朗朗上口,既方便记忆,同时使语言显得有气势、有力量,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2.演讲语气、语调要有变化。

语速要适中,话语要清楚明了。演讲中要通过重音、停顿、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告诉女儿:一个优秀的演讲家能够抓住听众的心,并让他们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因此,要用自我的热情来调动观众的情绪,使他们受到感染,得到启迪。

3.不妨加一些身体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达对于听众的影响作用,文字占7%,语气占到了38%,身体语言占到了55%。一个有力的手势,一个飞扬的眼神,都能够迅速打动听众的心,因此,要帮助孩子学习一些身体语言。

第四,要提高孩子的自信,以及对演讲的兴趣

很多孩子演讲的时候都表现得极为不自信,这种心态会影响孩子的整个表达过程,因此,一定要帮助孩子提高自信。

培养自信是一个过程。孩子刚开始演讲时,可能讲得不那么流畅自然,父母一定要耐心细致地诱导、鼓励,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演讲气氛和环境。纠正孩子的演讲错误一定要在演讲结束之后,不要中途打断孩子的演讲,哪怕这种演讲多么随意。要知道,每一次打断都是对孩子自信心的一次打击。

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时,父母一定要注意使用鼓励、赞扬、赏识等积极的词汇,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优秀之处,激发她更上一层楼的决心。

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做就是能力提高最好的方法。”要提高孩子的演讲能力,父母要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演讲的机会,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演讲类比赛,让孩子在锻炼中获得提高。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孩子刚开始演讲时,可能讲得不那么流畅自然,家长一定要耐心细致地诱导、鼓励,并帮助孩子克服语病,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感受力、想像力,提高口语表达的完整和准确程度。另外,女孩初学演讲时的内容,应限定在儿童社会活动范围内,要符合女孩的心理特点。